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 程丽华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程丽华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小组间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模式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

瑞昌市第一中学   程丽华  332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小组间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模式来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策略
        引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课业繁重相对枯燥的漫长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难免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能
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由他人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发现其他人身上的长处,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化竞争意识,推动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一、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小组成员的组成,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分组,这个小组的进步空间到底有多大,这些都需要充分考虑。我们在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科
学的方法,尽量保证各个小组中成员的综合水平均衡,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每个小组的组长必须要有领导能力,小组必须由优等生、中等生和受困生来组成,这样能够起到连带的作用。组员还要具备团结协作的意识,每一个人在小组中都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进行发言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且我们要充分调动起中下游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二)合作总结课堂知识
        对于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补充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进行课程总结。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整理课
程内容,分工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与他人协商,共同讨论教材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教材知识,加深印象。比如我们在学习高一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这一章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理论学习上,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总结。本章主要理论内容通过学生总结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并且作为之后的复习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减轻了作业压力。而且互相之间进行知识点的交流,也帮助学生互相之间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后所收获的教学效果
        (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非常的重要,这在学习中以及以后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必须要团结协作,平等的对待每个组员,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带动学困生
向前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只有更好地融入群体生活,才能学到别人身上的长处,完善自己的缺点,并且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课的内容时,我们需要进行实践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小组默契地合作能够加快学习任务的进度,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操作,有人负责记录,还有人负责提供工具,这样每一个人都能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就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发展,从而圆满地完成任务
        (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能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征。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
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授课,学生被动记录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对教师设定的生物课题进行研究和学习,可以在研究和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情表达自己对课题的想法和观点。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潜能,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应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之下,高中生物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内成员团结一
心,共同努力,并且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还会进行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也就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想法不断的涌现出来。举例来说在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采取各自的方式按照课本上的文本知识来制作整个细胞结构,在此过程中,有的同学选择应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细胞结构的制作,有的学生选择制作比较复杂的细胞纸质结构模型,用一层一层的纸来表示细胞壁,细胞膜,用纸团涂上相应的颜色来代表各个细胞器与细胞核,并且详细地标注出每一组成部分的作用与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既能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合作学习与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结合,既能增强课堂
的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高考,2020(05):68.
[2]瞿文超.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解析[J].考试周刊,2019(A2):149-150.
[3]芮开银.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新课程(下),2018(03):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