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吴海青
[导读]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的关键。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理清知识脉络,协调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

新疆呼图壁县第二中学  吴海青  831200

摘要: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阅读和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的关键。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理清知识脉络,协调学生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关键词:思维导图,优势,运用方法
        引言:英语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何指导学生突破阅读和写作的难关,提升读写技能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大关键问题。现代研究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教学实践符合思维规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思维工具,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正文: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就是根据大脑的这一特点,形成了发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和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的概念,并开始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的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份成为同年纪中的佼佼者。 托尼·巴赞因此被称为“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
        一、运用思维导图,改进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是一个涉及到认知词汇,理解内容,思想提炼等多因素的综合过程。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看和读,而是为了引发思考并进行应用。
        思维导图在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上的不断深化这一特性正好可以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和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不但着眼于的表层文字理解的基础之上, 更要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文章的深层理解,再现作者构思过程,落实教学难点。经过笔者一年来的小课题实践,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做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运用scanning和skimming阅读策略快速浏览文本,确定文章主题,并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点或根部。
        第二步、再次运用scanning和skimming阅读策略阅读文本,找出围绕文本中心主题的二级标题,绘制思维导图的次级目录。这个过程相对第一个任务难度有所增强,所以需要指导学生重点阅读文段的第一句、最后一句或者综合分析整个段落,确定次级目录的主要内容,或者是关键词、句。
        第三步、指导学生运用精读策略(intensive reading),在文本中找到一些用来说明、印证次级目录或小标题的关键词、句,来形成思维导图的三级目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具体、深层次内容;此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难易程度,组织学生自主完成;文本内容稍难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错等来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主要内容的创建。这时形成的思维导图就如同一部X-光透视仪,将文本的基本结构清晰的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第四步:学生运用自己完成的思维导图,根据框架和关键词句完成文章内容的复述,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五步:完成阅读理解训练题。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通过前四步的努力,学生对文章阅读理解的准确度会明显提升,做题的准确率也会大大加强。
        至此,一节阅读课教学的主体任务全部完成,层次清晰,点面结合,层层铺垫、环环相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现在昌吉州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案例,大家可以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下面我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英语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B 2b阅读课文教学为例具体讲解。
        1、这是一篇介绍篮球运动的产生发明、发展普及和现状的文章;教材Activity 2c就提供了一个设计巧妙的思维导图,它以basketball这项运动作为核心,通过game,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三个层面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基本框架。

       

        2、学生阅读文本信息,将细碎的信息根据这三个层面分类填入图表里,从而完成对文本信息的再次组合,了解篮球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3、根据这个思维导图,学生可以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等阅读策略,在文中找到关键句或自主组织语言,完成阅读任务里组织浅层理解性任务,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错等;
        4、最后,学生可以再次运用这个思维导图,根据框架和关键词句完成文章内容的复述。
        至此,一节阅读课教学的主体任务全部完成,层次清晰,点面结合,层层铺垫、环环相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的语篇分析能力并将这一隐性的过程非常清晰、系统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更容易地组織和记忆所读材料,同时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文章整体意思,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和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引导学生借助于思维导图这一思维的工具来分析每一篇章,完成任务。训练初期教师要多思考创新,设计好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为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内容;当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完成阅读理解任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教师就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互动的方式分享交流,结合学生的自身知识,形成对课文的理解,形成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完成阅读任务的学习策略。
        二、运用思维导图,改进写作教学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害怕写作,拿到题目时往往不会组织语言、句型,无处下手;写作题在每次考试的得分率都不高,写作能力不高或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通过我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写作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局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写作题目(中心)制作结构状或发散网状的思维导图(二级框架)。学生的联想力是非常丰富的,根据一个写作主题,让学生先联想到他们容易能够想像出的词汇,并一一列举在发散网状的分枝处;这些词汇学生越熟悉越好,越多越好。
        2、学生将所列出的词汇作筛选和分类,通过一些关键词(一级框架)带出文章结构,确定文章要分几个层面去写,从而形成总体框架下的从形成基于语篇构架的思维导图;再根据需要对二级框架的词汇进行重新调整和细化,这样学生构建了以话题为中心的一份完整的思维导图。
        3、学生尝试用重点词汇来造句,运用所学语言、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完成写作任务。反复修改,力争思路清晰,语言准确,内容完整全面。
        4、各组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且朗读所写作文,全班一起学习、分享、提升。
        下面我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英语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单元写作为例,介绍运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本单元的话题写作的实践。
        步骤一: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和一级目录。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介绍一个节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将自己喜欢的节日作为中心,绘制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的二级目录分支。
        步骤二:根据思维导图中心和二级框架,填加与主题相关联的关键信息词汇,形成三级框架。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重点,避免面面俱到。以下是我学生的一些作品:

       

        步骤三:根据思维导图框架和关键信息词汇遣词造句,完成段落和篇章写作学生绘制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形状各不相同,色彩缤纷,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学生在写作之前激活了相应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图式,心中有了框架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基于图式理论的指导和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克服了以往作文中内容空洞无味、结构安排不合理、脉络不清晰、语法和词汇表达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层次清晰,主题鲜明,主干与分支清楚,词汇的选择恰当,这样写出的优秀作文的比率就比以往多出许多。?
        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阅读和写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把阅读和写作学习真正变成一种乐趣;运用图文并用、左右脑相互配合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时,则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生发更多的创意,创造性思维成果就这样变得生生不息。
        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的构建与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我本人必将长期躬身实践于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英语和写作能力这一课题,也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出更多更好的观点和思维,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更加广泛、高效,从而有力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更好的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供支持和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