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杨仁峰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校本课程对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可以帮助学校形成特色教学,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初中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为题进行论述,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并且通过评价方式提出具体的管理意见,希望有利于教学的发展和实践。

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初级中学   杨仁峰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校本课程对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可以帮助学校形成特色教学,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初中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为题进行论述,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并且通过评价方式提出具体的管理意见,希望有利于教学的发展和实践。
关键词:校本课程;管理;评价
        本文针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进行论述,并且基于实践评价的基础上明确评价过程,设置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意见。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评价与实施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研究,希望以此为学校特色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其不仅有利于学校特色教学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兴趣,满足爱好,或者全面提升。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孩子们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满足差异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是基于学生兴趣需求的,其不仅有利于充分满足学生自我爱好品格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条件[1]。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来讲,校本课程属于教学的完善和丰富,基于实际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展,并且通过教师自主性的引导和开发满足学生综合的学习和探究能力[2]。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作空间,可以不断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际教学模式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原有的教学形态,还可以为学生或教师的专业教学以及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对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将校本开发理解为学校的研究成果,未能将校本开发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对学生校本课程受益情况重视不足。因此,本文针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希望可以为学校校本课程实践和开发提供依据。
        (一)评价步骤
        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需要做好实地调研,评价方式通过座谈和实证性材料考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座谈人员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实证性考核材料的内容需要与座谈会内容相同,如果出现细节问题需要重新调整。
        在访谈过程中,可以与学校领导获就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解,主要内容为学校领导及教师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以及相关资源配备状况。其次,与任课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到教师关于校本课程的教师配备力量、课堂实施情况、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等。然后将教师访谈内容与学校领导访谈内容进行对比,从而综合判断学校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及落实现状[3]。另外,主要以校本课程教材配备和实施方法为主,明确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的目标以及实际内容,可以通过随机原则访邀请不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对获取的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也可以参观或者是以听课的形式进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了解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最后,需要对实证性材料进行考察以及印证,实证材料来源以课程实施过程总结及考察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表、教师备课资料、学生试卷、课后作业以及相关校本课程实施工具,场地,成果等等。
        (二)评价标准
        以上内容为进行校本课程评价的不追,本文设置部分标准。并且通过赋值的形式进行判断。在指标设置过程中本文结合而教学关于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取得的成果和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评价标准

      

        三、对校本课程评价的管理意见
        (一)评价指标内容既要比较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具体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就评价内容提出全面且重点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校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必须经过反复研究,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辅助。上表评价中,本文就关键指标加大赋值,因此需要在课时、教师课堂掌握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取得的成果和素质等几方面进行强化。
        (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以实施情况评价为主
        目前,学校存在对校本课程重开发轻实施的情况,有些学校投入很大人力物力开发校本课程,但开发的课程未得到很好地实施。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只有认真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负有教学管理任务的地方教学研究部门,应该通过评价导向改变这种状况,让校本课程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真实情况应采用多种方法获得
        学校可以通过评价方式进行实施情况的反馈和总结,而在具体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了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比如说相关人员的访谈座谈、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以及对比验证等等。多种方法的配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实施情况,从而调整实施计划,满足学生的发展与需求。
        结论
        本文主要对初中校本课程管理评价进行研究,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究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根据评价所反馈的信息提出相关管理意见,希望有利于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华玲.李云峰.义务教育校本课程评价的研究述评[J].家庭生活指南,2018(7).
[2]印娜.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评价的应用与探究[J].新智慧,2019,000(034):P.19-19.
[3]宋生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校本课程评价的内涵、特征与取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