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 吴秋铭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吴秋铭
[导读] 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重要。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历史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情感融入教学体系中。从而使得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样化,推动教学的开展和进行。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江苏省海安市雅周镇初级中学   吴秋铭

摘要: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重要。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历史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情感融入教学体系中。从而使得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样化,推动教学的开展和进行。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教学;创设;应用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这几年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这种情境教学法更加提倡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力求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在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需要创设多元化的历史教学情境,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1]。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
        (一)建立气氛融洽的情境课堂氛围
        在历史课开始时,教师要建立气氛融洽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的注意力得以集中。举个例子,在学习七年级上册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内容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首诗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并且询问学生:“你听过这首诗吗?”促使学生了解这是一首北朝敕勒族的民歌原来是鲜卑语,后来翻译为了汉语。同时也给学生讲解鲜卑族的历史,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统一了黄河流域吗?北魏有一名皇帝,他接受汉族文化,而且大力进行改革,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改革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这样的课堂情境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历史课堂的质量得以提升。
        (二)创设虚实结合的教学情境
        教师可创设一个虚实结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中。“虚”指的是将一些历史事件以更加有趣的故事情节体现出来,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促使他们分小组完成。每个小组都要在课下搜集齐、楚、燕、赵、魏、韩、秦这些国家的发展史,通过故事来展示出这些历史。比如通过《战国策》来弄清楚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诗经》里找到历史风俗,从《史记》里找到世家列传和人物历史,借助《公羊传》来了解该历史时期的一些内容。但教师不要让学生完整的阅读这些材料,可以借助网络、搜索白话文片段和相关视频,从而找到需要的信息。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和资料,对于有偏差的地方,教师和其他学生则要进行纠正或补充。通过虚实结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2]。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
        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


在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同时,促使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深入的认识。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聆听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话。一些学生会产生疑惑,因为其听不懂这些话。这时教师再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气势恢宏的天安门视频,促使他们观看天安门城楼上站着的领导人。学生似乎置身于情境中,教师还要询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故事?”这时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这一章节的内容,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还原和展现,促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也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
        (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历史情境教学中,教师也要和生活进行结合,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摒弃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从而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举个例子,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美国南北战争”时,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的内容,以及颁布的作用,可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让一名学生扮演黑奴。告诉学生:“假如你是南方的一名黑奴,你看到这个宣言后,你会怎么做?”学生们的兴趣得以激发,有的说自己打算逃跑,有的决定就地起义。在学生兴趣高涨时,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极大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进行讲解,促使学生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再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战争片段,从而促使学生感知到将士们用生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和品质。也因此,教师需要将鲜活的历史素材、生活素材展现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正确的感悟和体会。
        (五)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通过多媒体设备,也能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历史情境,促使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的内容时,因为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所以教师可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西方文化史料,从而让他们了解相关的知识。在上课时,教师还要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视频。学生在观看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新航路的时代背景、作用、影响分别是什么?欧洲掀起新航路热潮的原因又是什么?促使学生分组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再根据“探寻新航路”这一课的内容,向学生布置任务:写一篇小作文,其中阐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以及航行经过[3]。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课堂知识进行了巩固,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历史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历史真相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以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中华. 情境创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24.
[2]刘芳.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考试周刊,2020,(78):153-154.
[3]马春旭.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75):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