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沙游戏”和幼儿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陈小燕
[导读] 我们发现玩沙、玩土、玩水,是幼儿的天性。孩子们一起动手,筛沙、洗沙、晒沙,置身在沙的海洋里,看沙、玩沙、赏沙,十分惬意。沙子具有操作性、变化性、流动性、形象性等特点,随物赋形,千变万化,能满足孩子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需求,在帮组幼儿体验到探索、创造的乐趣,同时让儿童产生平静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陈小燕   邮编:215600   

【摘要】我们发现玩沙、玩土、玩水,是幼儿的天性。孩子们一起动手,筛沙、洗沙、晒沙置身在沙的海洋里,看沙、玩沙、赏沙,十分惬意。沙子具有操作性、变化性、流动性、形象性等特点,随物赋形,千变万化,能满足孩子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需求,在帮组幼儿体验到探索、创造的乐趣,同时让儿童产生平静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关键词】沙子 心理 治疗
        在幼儿园里,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孩子出现一些现象,如:放晚学的时候,有个孩子搬着椅子躲到了大门的背后,把自己藏起来。有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开始,就待在了阅读角的沙发上,从此以后,沙发便成了他的归属地,他不言语,也不离开,也不允许别人进入,打扰他,靠近他。还有些孩子不管是在集体教学中,还是在游戏活动中,一直在教室里长跑,怎么也停不下来。
        我们幼儿园在12年实施了沙艺术智慧启蒙课程”我园创新开展了灯箱沙画创作、沙艺术作品欣赏、沙瓶画、沙皮画、沙盘画,以及沙艺演奏等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让幼儿在感受沙之美时,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在这期间,我们在完成幼儿学习和发展目标的同时,发现了沙活动给另一部分孩子带来的心理上发展的改变。
        在学习和了解下,发现了我们幼儿园的一些玩沙设备本身对于儿童心理行为有治愈效果。如沙盘游戏。沙盘游戏是一种通过深层心理来促进人格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幼儿园里,我们发现沙盘游戏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玩沙形式之一。
        一、全面观察 分析幼儿行为
        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通常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表象比较强烈的异常行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逐渐突出,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而在幼儿园,我们越来越发现有很多的孩子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
        1.排摸。我们制定了一些观察的量表,请班级的老师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
        2.调查。从家长层面入手,请家长们描述和评析幼儿在家长的一些表现。并主动申报给老师。
        3.评估。在沙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短期内重复测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动态评估。
        二、注重实效 选择适宜沙游戏
        我们幼儿的沙课程涵盖了集体活动、自主性区域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渗透性生活活动等多个方面。集体活动。我们将沙之语、沙之情、沙之艺、沙之秘、沙之乐五个版块分别对应语言社会、艺术、科学、健康五大教学领域,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开展。自主性区域活动。活动区域层面多样,内容丰富。如:班级层面,班班均开设了沙艺区,有沙艺表演区、探索区、建构区、创作区、欣赏区等。
        自主性游戏活动。幼儿园层面做到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相互融合,如户外开设沙滩排球、嬉沙池、沙艺种植等大型活动区域。专用室中创设了沙艺智慧厅、沙画创作馆、沙雕建构场、沙盘游戏室等多个专用室,尽情体验“沙艺术”教育带来的快乐。渗透性生活活动。我们秉着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在一日活动中自然渗透沙艺术教育。如餐前组织沙画、沙雕等名作欣赏、德育沙画故事欣赏、户外活动中进行沙瓶操表演开展跳沙包、运沙瓶、打沙袋等十多项体育锻炼,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沙子的神奇魅力。



        我们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沙活动的形式。如:沙盘游戏、沙水游戏、沙箱画作为幼儿行为心理治疗的重点游戏项目。
        变幻的沙子,满足幼儿体验的需要。“体验式亲子活动”,重在营造一种宽松、温馨的亲子氛围,为家长和孩子创造与沙共舞的机会,感受亲子创作的乐趣。“渗透式生活活动”,重在将与沙相关的活动融于幼儿一日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地感受沙子与生活的关系,如散步时欣赏沙画、沙雕作品与孩子一起用沙子种植生姜、芋头等农作物等,不仅丰富认识,更增进了孩子喜爱沙子的情感。“自主式游戏活动”,重在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畅想,尽情宣泄的沙艺游戏乐园。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空气,是孩子的生命,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快乐如,“城堡建构”游戏中,孩子们在沙池中任意造型,创意雕塑。“沙滩”游戏中,幼儿自主与同伴玩踢足球、打排球的游戏,在沙滩上自由奔跑,享受沙子带来的惬意与放松。
        三、实践摸索  探心理治疗之策
        由于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孩子在儿童期表现出了内向的特征。比如不喜欢交流,喜欢躲在一个不被人发现的地方,缺乏安全感,总是要拿着一个娃娃在手里等等。表现出焦虑和苦闹的特征。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我们就把这一类孩子分成几个组。每周一次,两个月为一个疗程。通过对儿童行为的测试,发现儿童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善。例如,在一个孩子的案例中。孩子最喜欢选择的材料就是喜羊羊和灰太狼,因为这个孩子平时就非常的胆小,对一些厉害的强势的孩子就比较害怕,所以他非常满足于打败比自己厉害和强悍的对手。这些,在沙盘游戏和沙水游戏中都得到了满足。几次游戏后也发现,孩子与同伴交流的频率变高了。孩子明显比以前开朗了。
        然而,外向行为问题的儿童会表现出很多特征,比如多动。对于这类儿童,我们也进行了分组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和品行方面的问题有了很多改善。
        以沙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玩沙能给予孩子极大的快乐,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千变万探,满足他们不同需求,这种任由自己控制的乐趣会令每一个孩子快乐。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或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玩沙更能使他们从中找到快乐,能释放内心压力,安抚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的心里获得满足感,安全感和愉悦感。当孩子在玩沙活动中能得到满足、得到快乐,便会坚持,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坚持性。
        以沙艺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合作性。
        合作性是儿童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1.榜样示范,带动合作。教师在沙艺术活动中既是幼儿的好朋友,也是出现问题时的观察者、启发者、引导者。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所以可以发挥能力强的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让他们带着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合作。2.强化规则,巩固合作。在沙艺术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制定区域规则、口头要求等来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及合作意识,提醒他们要和小朋友合作游戏,可以设置了一些较有激励性的规则,以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力。
        经过多种方式,多次活动和尝试,攻击性儿童的行为以及多动的行为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治疗是有一定过程的,即问题呈现-冲突激化-开始转化-病症治愈的过程,使行为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变。
        沙游戏对于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有重要作用,能够降低对儿童的损伤,从心理角度入手,使儿童的行为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