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滋润人心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阿依沙别克·阿汗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占据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对小学时期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有效的培养学生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学生没有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因此,本文对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城关镇中心小学   阿依沙别克·阿汗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占据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对小学时期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有效的培养学生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学生没有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因此,本文对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思考策略
        前言: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开展教育工作,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让学生的坚强、勇敢的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促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适应社会,健康成长。
        一、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榜样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要先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学生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除了家庭就是学校,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多数学生都是以教师作为学习榜样,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学生就学什么样的素质,教师有什么样的个人修养,学生就会学习什么样的修养。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提升个人修养,注意着装形象,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新课改的发展步伐,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不断的参加和德育教育相关的讲座、培训,逐渐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做好表率。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还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会和国家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让学生充分学习教师身上的优点,主动的参与课堂,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让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长,从而有效的实现以德育德的育人目标。
        二、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体验
        在小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加深学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有效的亲身体验能让学生将受到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将受到的教育内容完全吸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周一的升国旗活动,全体师生一起唱国歌、升国旗,让学生和教师的礼仪教育得到培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有效方法,在升旗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对升旗过程行注目礼一起倾听充满激昂的国歌,认真的听升旗演讲,促使全校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每天早上对国家的宪法进行晨读,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下,让我国的宪法铭刻在学生心中,教会学生要做好一个守法的公民,促使校园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教师还可以礼仪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各式各样的礼仪知识,让学生学会怎么和学生相处、怎么和家人相处、怎么和教师相处。


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深自身体验,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将文明、懂礼貌、有修养的快乐,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乐观精神
        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育不够完全,在生活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周边事物影响情绪,对自身情绪的掌控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德育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培养。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校张贴一些具有激励性、正能量的名人警句,张贴的内容可以以漫画、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时期的学生能更好的接受;其次,教师可以在校园、班级中,种植一些绿植,促使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得到培养,让学生从小就能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道德品质;最后,教师在对学生德育教育时,要多和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工作顺利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学生时期的孩子们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中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良好有效的培养。在目前的小学时期中,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内容难度较低,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能丰富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拓展学生知识范围,增加学生知识量,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带领下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好奇心的个性特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知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未来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班级教学中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还能强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促进学生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将来国家发展的栋梁,在当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中,有效的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工作,整体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及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小学教师的个人素养,在教师以身作则的引导下,能够不知不觉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顺利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石凤. 小学校园社团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J]. 才智,2019,(12):41.
[2]杨红莲.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关于小学生孝道教育的探究[J]. 考试周刊,2018,(A5):175.
[3]肖海华. 我的“基础文明教育”观——也谈小学生德育[J]. 决策与信息,2017,(12):2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