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案例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杨华
[导读] 传统的应试教育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其不好之处在于,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变相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长此已久,班级的成绩可能会出现两极化。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的案例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中心小学校  杨华

摘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其不好之处在于,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变相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长此已久,班级的成绩可能会出现两极化。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的案例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案例教学;模式
        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讲解与运算的方式教授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拥有教学创新理念,独具慧眼地采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朝气蓬勃,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应用,它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被清晰理解和准确定义,而非仅仅表现为一种教学理念或方法符号。尽管案例教学法自身存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特点,但其价值归属与方法共性统一于教学中对“案例”的运用,由此形成内在认知的一致性和应用的逻辑性。因而,有必要深入案例教学法内部,从内涵剖析和应用定位入手,梳理其结构与逻辑,为深度理解案例教学法,提升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供系统指导和支撑。
        二、课堂教学中现状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基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取灌输式教育,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让学生不断做习题来提升学习成绩,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虽然对提高成绩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课堂过于严肃,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特别容易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厌倦学习,害怕学习,担心考试,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二)学生惧怕数学
        在小学阶段,数学往往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科目,由于数学内容繁琐,逻辑思维性较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许多学生都惧怕学习数学。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不敢提出来,总是担心自己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被教师和家长批评,这种惧怕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无法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小学数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一)运用案例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如其分地引入案例,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把学生的目光聚集在一起,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与年纪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讨论,然后挑选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师:陈晶今年刚好5岁,陈晶爸爸的年纪是他的6倍,请问陈晶的爸爸今年多少岁?生1:他爸爸今年刚好30岁。师:陈晶爷爷的年纪是他爸爸的年纪的2倍,请问他爷爷今年多少岁?生2:他爷爷今年刚好60岁。师:如果他爸爸到了40岁的时候,年纪刚好是他的邻居姐姐年纪的2倍,请问陈晶与邻居姐姐之间相差多大?生3:5岁。师:爷爷76岁的时候,正好是他姑姑年纪的2倍,姑姑和陈晶相差几岁?生4:17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并凭借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相互探讨的能力,从而让他们轻松地学习数学。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无论传授了多少知识,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使用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主学习的素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三)过多媒体演示案例巩固数学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协助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演示帮助学生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装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演示画面,使其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首先,教师可以选用有颜色的水进行教学,如选择鲜艳的红色,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准备了几个相同的瓶子和一个杯子,用杯子向瓶子不断地加入相同分量的水,要求学生跟踪和观察,牢牢地锁住他们的目光,让他们目不转睛地停留在多媒体屏幕上。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出每个瓶子装了多少杯水。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通过多媒体的多次演示,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耐性,愿意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心境去学习数学知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结束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既不是简单的教学概念和理论符号,也不是轻松的情境陈述和内容研讨,它是一个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有意识、有方法、有规律且有挑战性的实践过程,透过广泛多样的案例教学表象,深入案例教学法内部,理解与剖析内涵,辨识与区分类别,梳理与总结流程,将有助于对案例教学法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把握,进而提高理论研究深度和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汪群燕.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辞赋,2019(07):166.
[2]刘建军.案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19(12):129.
[3]吴铮.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03):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