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王雪颖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王雪颖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在高中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的融合,两者即相互补充又共同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高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阶段,学生存在各种心理和道德观念上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本文阐述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相关区别、策略以及其实践的意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   王雪颖   456250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在高中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的融合,两者即相互补充又共同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高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阶段,学生存在各种心理和道德观念上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本文阐述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相关区别、策略以及其实践的意义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德育教育好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德育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等进行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教育。德育教育在学校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次,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最后,是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正常的条件。在高中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跟需要学校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其主要的内容和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潜在的能力、增强心理适应的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指导。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现在、将来树立起正确、良好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两者之间的联系
        德育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表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且两者服务的对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作为共同的目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模式相互辅助的作用下指引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使得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我有着清晰的认识,符合当先教育提倡的教学教育理念。
        2.两者之间的区别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教学领域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为基础,德育教育则是以道德品质为基础。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本体,并且运用多种方式探究学生的内心;德育是只要是从社会角度出发,促进学生通过自身的改变与社会形成稳定的连接。最后,在教学上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教学主体不同,德育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的正确的认知为学生构建道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
        注重校园德育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
        在高中校园中,学校应该注重德育氛围的构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个展示社会风貌与充满教育内涵的宣传栏,或者定期开展德育教育宣传讲座和心理健康咨询会。还可以建设校园网,创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设立一个德育教学网页供学生学习。让在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健全的心理建设。
        家校结合,针对德育和心理教育进行融合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注重学生培养素质教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等内容,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所学校,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是需要漫长的融合和学习过程,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针对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理念的形成给予高度重视。
        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德育教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在开展德育课堂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不能单一的对学生讲解知识,德育教育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德育课堂的开展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用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的、系统的就学。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技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时间,并且要根据不容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安排,有计划按照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和认识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举办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活动,在教学中开展心理情景剧等形式,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相辅相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高中的教育工作者在探寻其中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互相补充,将中心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焦桂华.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探析[J].新智慧,2020(08):39.
[2]陈柳昧.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79-80.
[3]王亚娥,史旭兵.探究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