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龚海艳
[导读] 动画片以它独特的方式,走近幼儿的生活,充当幼儿的同伴,陪伴幼儿度过了许多时间。但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认知和水平较低,爱模仿,对动画片内容的理解也较片面,而难以避免动画片中对他们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苍南县机关幼儿园 龚海艳   325800

【内容摘要】动画片以它独特的方式,走近幼儿的生活,充当幼儿的同伴,陪伴幼儿度过了许多时间。但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认知和水平较低,爱模仿,对动画片内容的理解也较片面,而难以避免动画片中对他们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动画片;幼儿;同伴交往;
        如今,各国对幼儿的发展与培养日益重视,尤其是对幼儿社会性方面发展尤为重视。而且在各国儿童心理专家、儿童教育家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揭示了早期同伴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与重要性。但在对我国信息资料地搜集整理中发现:目前研究者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已有很多,而且较为丰富,但对幼儿同伴交往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会受不同方面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文化、媒介等等。而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是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对它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我们看到这影响中的一些有利或不利于幼儿社会化的因素。
        一、动画片与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
        1.分析幼儿观看动画片的现状
        杨欢耸【5】调查发现,65%的幼儿观看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在家中观看动画片的幼儿占92%,其中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的仅有26.67%。另外,96%的幼儿选择了观看动画片不会影响学本领。其实,有一部分的幼儿还是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受动画片响的行为。由此可见,幼儿感觉不到对动画片对自己的影响。
        美国学者施拉姆【10】在1958-1960年所做的研究成果中证明:“幼儿从2岁开始看电视,3岁就能成为电视的固定观众,并能指出他所喜爱的电视人物。”
        2、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
        首先是我国当前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的明显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我国现阶段大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与缺少同伴而易形成“自我中心”倾向,表现为自私、任性霸道等社会性发展不佳的行为。
        其次是有的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出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和活动,常常不开心,甚至过分敏感。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与社会性的发展。
最后是有些幼儿在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打人、踢人、推人、吐口水、抢玩具和捉弄小朋友等等。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被同伴排斥,产生不良情绪,做出不利于社会的行为。
        二 、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时间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某些技能、经验和一些社会情感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这是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垂直关系所不能给予的,也是不能替代的。让幼儿走出家门,多与周围人接触,逐渐在实践中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其非常重要。而动画片则大大减少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时间也减少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三、教师利用动画片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具体措施
        儿童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对于活动的需求几乎比对实物的需求更强烈。”既然他们喜欢动画片和卡通人物,那教师就利用动画片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1.音乐活动与动画片相结合
        动画片就像电视剧一样,每天播放一两集,那么幼儿听它的主题曲和片尾曲也就是每天一两次。如此反复,幼儿也很喜欢听,喜欢唱了。


如此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就可以利用动画片的歌曲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同时也给予幼儿同伴交流、跟唱的时间以发展幼儿的同伴交往。
        2.美术活动与动画片相结合
        在组织美术活动的时候,我们常会看见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给幼儿自主绘画或手工添花的机会的时候,幼儿常常不自主地画起来他们的动画偶像,并且还会边画边和身边的人说(小班主要是自言自语)。由此可见,教师将动画片融入到幼儿美术活动中来,如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动画场景或人物,有利于幼儿同伴交往。
        3.游戏活动与动画片相结合
        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平台。将动画片融入幼儿的游戏当中,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如将表演游戏的主题定为幼儿喜爱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情节,可以吸引更多的幼儿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交流。
        4.语言活动与动画片相结合
        总之,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也应为幼儿的同伴交往创设条件,通过游戏活动、小组活动、合作性活动来强化幼儿的交往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可让幼儿发挥其创造力,让他们自己设计活动与规则。
        2. 多陪幼儿观看动画片,增加正确的引导与情感交流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各个方面发展还比较薄弱,盲从性大,对动画片内容的理解也比较片面,因此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幼儿是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和讲解的!在看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能够对动画片中出现的某些令孩子较难接受的知识进行恰当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出现的暴力场面要进行教育。而且,共同观看还会促进更融洽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对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并给出了几点建议。当然,这些不是该项研究的全部,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的研究还有待人们做更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我们会对动画片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2】张文新.幼儿社会性发展[M]. 1999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Vasta R,ed.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v.6.Greenwich,CT:Jai Press,1989
【4】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l. 2003年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5】杨欢耸.城镇幼儿园孩子观看动画片的现状及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3:15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