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仇金龙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仇金龙
[导读]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不断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效的物理思维激发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针对物理学科以及“声光热力点”内容有更为深厚的兴趣,并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以便更好的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论证,并进而探讨其实际意义。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 仇金龙 239300

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不断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效的物理思维激发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针对物理学科以及“声光热力点”内容有更为深厚的兴趣,并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以便更好的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论证,并进而探讨其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引言:物理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学科,不仅以可视化的实验操作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悟,更对学生物理课程的知识获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在实行物理教育时,不单仅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致力于课本讲解与互动情境教学双管齐下,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创新有效的物理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身体验感,还能促使学生物理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物理学习情境
        由于当前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高中物理课程的安排基本上多以多媒体课件的开展进行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填补,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技术自身的优势,它在传授课堂知识之余,还能够利用多媒体视频观看、画面再现的方式直观的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这些直观的视觉画面,通过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创设相应的物理学习情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学生能够根据思维想象进行解决,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还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主体要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即在创设物理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亲历实验操作,教师从旁指导,这种由学生亲身体验,并形成直观的物理理解的应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物理课程有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上述学习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例如:教师在讲解《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章节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参与作用,先让学生利用短视频观看手段预习基础知识点,以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的学生在前期预习中可能对于“牛顿定律”产生疑惑,此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比较有针对性讲解的互联网视频,仔细观看其中的实验操作过程或是公式讲解,反复思考,并得出结论。可见,通过多媒体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学会思维联想和动手操作,而且通过情境的引导教学,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抽象性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形成优质的课堂效率。
        (二)教师充分肯定学生不同的课堂体验效果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书本上文字教学内容采用体验式、想象式、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即情景再现、实践教学、老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或者不断地进行思考反馈等各种方式,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上述各种创设情境式教学有更为直观地体验和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体会和理解。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知识背景,有些学生可能在初期适应不了,出现差错,因此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不同的课堂体验效果,对于积极的、正确的充分予以肯定,当然对于体验学习效果差、学习方式有偏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应积极引导,并帮助其脱离创设情境式学习瓶颈。
        例如:学生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一章节的物理课程时,教师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实物求证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光的反射和折射过程,当然,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的讲解时,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即可,实践的重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对“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用实验进行求证时,可以使用玻璃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同时放置蜡烛,便于比较物象大小;将玻璃板竖直放置,让像呈在桌面上,此间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查看平面镜成像规律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的指导与评价时,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不同的物理实验成果。在实践动手能力的操作上,教师也应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从而在之后的物理情境实践中能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积极性。
        (三)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正视失败的物理学习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尤其对于求知过程来说,产生失败的学习体验方式在所难免。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学生面对物理公式、实验操作、公式求证等众多知识分类有时难以达到想象中的收获效果,因此在开展物理新型教学模式时,学生由于不感兴趣或者难以理解,导致在展开动手操作或是深入思考时出现错误,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正视失败的物理学习感悟,只有正确的面对错误,并反思和改正,才能抽象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自身的抽象思维灵活性,并作用于之后的物理求学之路。
        例如:在学习《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这一章节的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及时的了解什么是等容变化、等压变化、查理定律,以便于更快的掌握盖一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的公式和适用条件,教师在讲解之初,可以采用实验操作途径,有的学生即使仔细观察实验操作画面,也难以得出有效结论,从而不免产生失败的物理思维体验,这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课堂表现,对于有挫败感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视失败的物理情境体验,加以提示并鼓励,充分燃起学生的抽象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越挫越勇,逐渐积累学习经验。
        结束语: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劣势,它以学生为主要出发点,采用情境再现、激发思维等教学新型模式,在缩小教学讲解时间的前提下,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争取了更多的机会,学生的答疑解惑有了解决的途径,不仅牢固的掌握了知识,还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和思维活跃性,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敢于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不断产生新的学习体验之余,更使得现有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质的提升,最后,学生与教师都能在这种模式下更好的享受课堂,从而达成真正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英伟,郑琳时.高中物理教育课程与道德教育正确意识的建立和相关发展建议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3:68-69.
[2]李魏,郑芝琳,冯志.学校对于学生物理发展所作出的未来计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课程教育研究,2014(6):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