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钟鹤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钟鹤童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促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锻炼,让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就是一种有效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相关的写作要求,还可以促使学生记忆各种语言知识,掌握各种理解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钟鹤童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促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锻炼,让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就是一种有效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相关的写作要求,还可以促使学生记忆各种语言知识,掌握各种理解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外阅读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联系鼓励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学习,相互补充和促进,从而实现共同提高,实现对学生的语文高效教学。因此需要我们重视对读写结合的运用,从语文教材出发,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写练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语言文字,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一、课前预习,实现深度读写迁移
        良好的预习是学好课程的基础,其优点不言而喻,通过有效预习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语文亦是如此,要想学好语文,预习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录入的内容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教材中的任何内容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要认真做好某一篇课文的学习,可以通过多阅读,理解文中中心主旨,随手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标注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在教师课堂讲解时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听讲,同时还能够有助于积累自身的写作素材比如,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时,学生在课前就要将这篇课文多读几遍,因为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能够掌握它的中心主旨———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多次观察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小燕子最终学会了认真观察事物的本领。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理解也就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理解与想法写出来,在课堂讲解时及时与教师沟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但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发散思维,开展课上特色批注当学生有效预习后就是教师的课堂讲解,
        学生跟着教师的课堂讲解思路努力理解教师的思维模式。课堂批注就是教师对谋篇文章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要跟着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过程中并不是学生跟着讲解毫无差别的写一遍,而是要将自己的理解写上去。对文中的一个好句子,自己在其中有什么启示,体会到了什么,它有哪些是值得我学习的,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写在书本上,或者是记下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课后及时向教师请教。比如,在教学《雪孩子》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堆雪人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可最后它都会融化变成水蒸气,因此,当雪孩子变成白云飞到天上时,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可能会有一点感动,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女孩牺牲了自己也可能会惋惜,雪孩子还没有好好看一下这个世界就已经离开了,学生在这里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写出来,不需要学生写太多的话语,只要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即可。



        三、坚持以生为本理念,让学生重视读写结合的运用
        阅读与写作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是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都是分开进行学习,但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指导,让学生重视读写结合的运用,在课堂阅读中指导学生写作,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阅读的收获,从而促使学生逐渐熟悉两者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读写结合的重视,积极进行读写结合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合课文展开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课文进行讲解指导, 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将读写结合进行运用,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中《松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句子,准确把握说明文中事物的特征,并向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逐句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并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对动物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各种动物的认识和感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外延想象,进行续写
        在开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延伸教材内容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展开续写训练。比如,在教学《穷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讲解后,可以引导学生续写当西蒙死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等情况。在比如在教学《凡卡》这篇的文章时,在课堂讲解后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和体会凡卡的悲惨命运,并将自身的体会与联想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的观点与思想作为切入点,如,让学生想象一下当鞋店老板看到被退回的信之后会怎么样对待小凡卡,或是当爷爷得知了小凡卡死去的信息之后又是什么样的情绪与举动,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小凡卡经过各种折磨之后能不能成功逃出鞋店。学生在续写时对这一过程具有直接参与性,促使他们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进写作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他们写作的浓厚兴趣,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非常有帮助。
        六、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就必须要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与反思,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还要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所在,并将其作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所要秉承的主要宗旨,以此展开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和捕捉教材中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自身想象力,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此提升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孟锦仙.让读写并蒂花开——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亚太教育,2019(5).
[2]李海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
[3]段海凤.读写结合并蒂花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