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赵兴志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赵兴志
[导读]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必学的重要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自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可以从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掌握程度上,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分析思维,灵活地利用自主探索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其教学策略。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黑支果乡中心学校    赵兴志   663308

摘要: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必学的重要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自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可以从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掌握程度上,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分析思维,灵活地利用自主探索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自主探析模式;教学策略
        引言: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它重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应用题的选材多来自于生活,它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思维,需要在教学时加入自主探索模式。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解决能力。
        一、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一般是老师主动带着学生学习,学生被动地吸收。这样就是学生养成了学习是需要跟着老师的步骤,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不会主动去探讨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更不会动脑筋思考这道题我为什么会做错,我应该怎样思考把它做对。对自己下一步的学习没有计划、目标,没有学习的方向和归属感。
        对数学应用题应该怎样解决,没有大致的方向,学生缺乏解决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能力。这一方面是,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分析题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只注重对答案的关注,很少关注解题和过程和思维。最后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片面,不能举一反三。
        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厌烦。应用题很考验学生的思维灵活程度,它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做对题,它需要的是一种数学思维。所以,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不懂、题太难,久而久之就不喜欢做数学应用题,进而产生厌倦。因此,老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快乐学习。针对学生的不同状态,调整教学策略,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的同时,学习效率也有提高。
        二、自主探究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1、注重对例子、示范的应用
        对于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需要多用实际例子,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学习到老师解决这种数学问题的思路是怎样,时间久了,学生也就照猫画虎能模仿老师的解题思维了。只要训练的数学应用题足够多面,学生就能灵活解决问题了。



        例如,当在教授有关于分数的应用题时,老师可以在课上先教授两个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这种解题思路后,老师布置一个数学应用题:仓库里有一批苹果,第一次取出总数的1/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4少10箱,这是仓库剩下了20 箱,两次共取出多少苹果?这时,让每个同学思考后,自主按照自己的解题方法,写出解题步骤,并且得出答案。当每个学生都得出自己的解题结果后老师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小组成员各自分享自己的答案,发现不同,不同的地方,需要学生各自分享当初做这道题时的思路,然后小组一起发现出现的错误,并且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根据小组讨论探析的结果写出解题方法,每个小组最好是有多个解决方法。当所有的小组都得出小组答案后,就可以派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自己小组的看法。所有小组分享完了之后,老师和学生根据不同小组分享的解题方法选出解题最优的小组,并让这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分享完了之后,老师和学生再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这道应用题。最后,老师和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老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的解题方法,然后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发现自己思维的不足,并且能够学习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从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自我学习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间的情感。
        2、和学生多沟通,解决学习烦恼,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小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只是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需要老师主动和学生进行朋友间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自己是这个班级中很重要的一员,老师并没有忽视自己的存在。然后,就需要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地解决。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后,学生自然就感觉到了学习数学应用题时是有方法的,而且这个方法很适合自己,学习没有带给学生太多的压力,进而就需要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挖掘应用题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到。
        结论:学生在自主探析的学习中,搭建了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维度,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老师也在这个教学中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并且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灵活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宗礼.浅析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丝路视野,2018(28):66.
[2]冯爱霞.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5):58.
[3]廖先凤.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20(29):474.
[4]王玉霞.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2015(18):147-147.
[5]梁正桃.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6(2):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