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吴兆凯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吴兆凯
[导读] 教学改革思想逐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同方式,要通过不同方法对学生实施指引。在课堂教学中环境的有效塑造和氛围的搭建,会让学生高效感悟数学知识,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能尝试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需求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不断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让学生增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推动教学目标的合理显现。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

南昌县洪科小学  吴兆凯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逐步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同方式,要通过不同方法对学生实施指引。在课堂教学中环境的有效塑造和氛围的搭建,会让学生高效感悟数学知识,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能尝试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需求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不断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让学生增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推动教学目标的合理显现。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对策;分析
        前言:在新时期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要基于生活化元素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善于在生活化视角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形成数学学习思维,同时构建优秀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加强在数学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体会,全面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能动性,推动教学目标的合理显现。
        一、融合生活化视角,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基于教材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基本需求,结合生活完成数学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在生活化视角下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学习动力和基本学习成效也会得到增强。教师在知识讲解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不同元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会在知识学习中和经验总结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技巧,整体强化落实学生的学习动力[1]。
        例如:在有关“认识图形”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有效元素,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完成数学知识的讲解。结合多媒体中的视频展示、图片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桌子、椅子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钟表一般为圆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不同事物代表的不同图形特征。随后,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不同元素,实际在课堂中绘制不同的图形,强化学生的平面图形学习思维,让学生在生活化视角下和动手操作中形成数学学习兴趣。
        二、引进探究式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
        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化视角下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综合动力。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弥补学生在传统学习中的不足,通过探究式模式的引进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总体思维,补充学生的思维意识,完善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脉络,促进学生的经验探索和总结[2]。



        例如:在有关“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计算知识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可以制作视频课件:小白兔沿长方形白菜地跑一圈、正方形萝卜地跑一圈,小白兔的足迹既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之后,同步指引学生探索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周长计算模式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总结经验、掌握方法,能够通过有效的补充和模式的塑造更新,促进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有效交流,强化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推动教学成效的显现,让学生的综合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强化提升。
        三、构建优势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优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优秀教学氛围视角下体会数学知识,会激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总体动力,推动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总体能量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氛围,会为学生搭建数学学习的基本基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形成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强化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3]。
        例如:在“圆形基本认识”知识教学中,教师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形,两圆形比赛滚动足迹,两圆形分别滚动3圈,学生会发现大圆形的运动足迹长于小圆形的运动足迹。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组织召开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圆形周长的概念。随后,向学生提问影响圆形周长大小的因素?学生会跟随教师脚步逐步完成知识点的探索,通过优秀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加强在知识学习中的体会,能够推动学生总体学习时效性和质量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完善教学策略、总结教学经验,能够掌握不同的模式和方法技巧,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综合成效得到提升,会全面推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显现,也会在知识教学和方法探索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方法的变化,加强在日常知识学习中的体会,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善于应用数学知识,推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方式方法的变革,增强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四种突破方法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50.
[2]秦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巧用生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20,18(10):197+199.
[3]何萍.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探究小学数学培养良好习惯的教学方法[J].才智,2020(0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