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苏娜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要点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它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幼儿园   苏娜 100074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要点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它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有教育者研究:孩子在0---6岁所学到的一切将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重要,所以不管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儿期的教育,积极配合形成教育的一致性。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相互配合,和谐施教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提高沟通的有效策略则是发挥家长作用的基础。因此,通过自己在工作中实践摸索,在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研究方面阐述了家园沟通的重要性,如何提高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艺术性。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沟通的意识,把握好有效沟通的艺术性,在沟通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在家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同步。所以说,家园沟通是一座桥梁,是架起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而这恰恰需要我们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就目前的幼儿园现象,我们会通过这样的做法来完成。做法是: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进餐、午睡、教育活动、游戏、盥洗、区域活动等通过文字、照片、幼儿作品等记下来,反馈给家长,再由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反馈到教师手里。从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个别家长不重视,教师怎么发给他们,他们怎么拿回来。有些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教师的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家园互动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家园合作的现状,促使家园合作在一定时间里停留在表面上。同时现在社会的家长们由于现在竞争极强,家长对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超出实际的要求,同时这些要求也违背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当有些问题摆在面前时,解决不好的话,会造成负面的结果。例如:幼儿园会定期有主题活动的开展,会要求在某些时间里幼儿和家长共同制作作品,有些家长就会抱怨怎么老总做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不学知识。不做的话怕自己的孩子没有面子,做的话有时候真是不会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了不比较的现象。家长在看幼儿园的工作时,是看在表面,那么怎样才能让家长知道我们那些内在的工作及延续的工作呢?当然我们也应理解凡是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早日成才,这种愿望是好的,也可以理解。但是在既能让家长有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可能做的是说教育,而实际过程中对家长到底有没有影响和介入呢?这些问题的所见,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沟通时,必须有很好的沟通策略。既满足家长需求又能让自己的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我通过了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要“诚信、诚心”对待每一位家长。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必要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一直是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心愿。尽管目标和任务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教育观念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我们的家园工作的基础就是沟通。沟通有很多的方法,那么哪种方式最适合不同的家长,这一直是我们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手段。教师如果要想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支持,就要以一颗诚心诚信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位家长,因为这是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基础。家长们的职业形形色色各行各业都有,那我们要在这些家长中的心中搭起一座:“连心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班中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到老师老师发的每一条信息。我们以诚信、诚心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告诉家长们我们是你们的朋友。


对家长少一点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份尊重和理解。例如:班中微信群中一般都是父母关注动态,但班中有些幼儿的家长平常没有时间来接幼儿,多为老人接送。这时我们教师可以以便条、口头传达代替,这样可以让家长看到老师的细节工作,并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们在工作中时刻以一种最真诚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家长,用一个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不同的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二、教师在工作中要有一颗“公平的心”对待每一位幼儿
        我们老师可能在工作的时候会感受到这一种现象,家长不相信教师说的话但是孩子的话他会相信。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那么如何利用这一个重要因素来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呢?班中幼儿的能力、身体发展和家庭教育都不同,家长的身份、职业也是有不同,然而无论有多大的变化在我们老师的眼里他们只有一个词代替“家长”。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相互理解,彼此的尊重是换来和谐家园关系的重要因素。对待家长我们是这样,那么对待孩子们也是一样,能力弱的幼儿不是方方面面他都是弱的,当孩子们出现不如其他小朋友的时候,我们教师要给与孩子最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切记不能让孩子对自己失去自信心。要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爱我的,我其实真的很棒,当幼儿接受你的那一刻起,家长也就接受你了。这时候,家长会从孩子的嘴里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也会积极配合你的工作开展。
        例如: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幼儿,从小班升上来时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别的孩子已经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他只会说出两到三个字。如:老师,我想小便。他只会说:“老师,小。”中班的幼儿开始关注了他人的行为表现了,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嘲笑他。当时我也有些束手无策,后来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他对数学特备的感兴趣,而且接受的特别块。课后,我在小朋友面前说:“孩子们,今天老师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你们猜是什么。”孩子们一下子好奇起来,这时我将他请上来,孩子们一阵疑惑。有的孩子说:“他没有秘密。”我以神秘的语气给孩子讲了他的进步,并请他在小朋友面前展示了本领,孩子们都非常地崇拜他。第二天,他的妈妈来到学校特别的高兴,一见到我就说:“昨天孩子回家,也不知道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说的特别高兴。”我便把原由跟他说了一遍,家长的眼里流出了感谢的流水。并对我说其实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她在班上也一直提心吊胆,怕孩子受欺负。孩子能力弱,作为家长也有些自卑。今天看到孩子的表现,家长真的感谢老师。当天,我们孩子的进步发到微信群里,家长们纷纷给予赞赏。其主要原因就是帮助家长树立自信心,也告诉每一位家长教师的工作心态,请家长放心。
        三、不管家长做什么、说什么,教师都要有耐心。
        有些时候,家长会对老师做一些让老师所谓“心寒”的事情,有些时候会用语言挖苦。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要追究事情到底谁对谁错。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能事事如意,不放我们学会这个词“算了吧!”、“不要紧”、“体谅您”。多一些宽容去对待事情,那么在不容易解决的事情也会过去。
        体谅幼儿,体谅家长。要达到真正地家园共育,幼儿教师紧紧是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是不够的,要让家长真正地参与进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