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郑文贵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课改的步伐。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陆丰市陂洋镇古寨中学 郑文贵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课改的步伐。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出发,浅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前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相对理论的学科,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侧重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讲授,忽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背景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期以往,由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不佳。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载体,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会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学生自身发展
        初中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学生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导致死记硬背现象出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越来越生活化,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求教师课本内容与生活观点相结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求知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带着问题主动进行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偏重理论知识,单纯靠背诵课本上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文字理论知识较多,面对枯燥的文字学习,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初中生心理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有较大的好奇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导入生活实例,真正的走进生活,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民族责任感相关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战新冠病毒的时政热点进行教学。通过时政热点的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提升爱国热情,达到教学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只靠教师进行理论的输出,很容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向学生展示道德与法治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例如:在进行诚实守信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上、生活中各种诚实守信的案例,让学生对诚实守信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创设关于诚实守信内容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借书不按时归还,买东西找错钱不退还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生活中不诚实守信行为为题材,编排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关于诚实守信内容的小品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情境的创设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说明了兴趣在课堂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感兴趣,那一切都是空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围绕学习主题组织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独立进行思考、探究、表达,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的建设”主题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辩论赛。首先将学生分成正反方两组,然后让学生根据各方观点各自找寻材料,为辩论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们据理力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辩论结束后,教师对双方辩手进行鼓励,对于学生的辩论成果给予肯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发挥自身特长,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热情。
        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长远的意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进行情境化表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春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自主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2]宝希霞.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网友世界,2014,15: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