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黄智练
[导读] 导学导动培养在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和发展社会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竞争。首先,有利于发扬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国家素质型人才的培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其次,能够更好的为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陆丰市金厢中学  黄智练

摘要:导学导动培养在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和发展社会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竞争。首先,有利于发扬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国家素质型人才的培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其次,能够更好的为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导学导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一、引言
        近年来年关于如何培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科素养问题,备受我国学者关注,并且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于数学高效课堂导学导动培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研究分析如何提升导学导动下初中数学高校课堂的有效构建过程中,可以改变一些初中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善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
        二、导学导动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除了与授课教师有关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课教学目标相对模糊息息相关。所以,受到诸多因素的作用,初中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堂在初中课程结构中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地位认知不足,仅仅将其作为一门普通课程来予以分析,片面的关注学生成绩分数以及学生名次,而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引导及教化功能有所忽视。
        (二)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教学内容不相符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计划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深化课程改革,制定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内容,初中的数学素养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老师应该紧跟学生数学素养的步伐,按照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所以这些教师不管是在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他们依旧采取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许多老师没有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数学素养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素养学科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极大的改变,要想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顺利进行,就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改变,丰富课程资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开展中,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表现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仅仅将重点放在课堂授课方面,而对学生实践及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有所忽视,对多媒体的依赖性过高。为了使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们应当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三、构建导学导动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相关建议
        (一)教学目标应符合连续性和节制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比如: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加起来看是不是180度(测量求和法),将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再将它们拼在一起看能不能组成平角(剪拼法),将三个角折起来拼在一起,看能不能组成平角(折拼法),过A点做一条BC平行线。平形线与三角形产生了三个角度,由于平行线对角相等,这三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对应到三角形的b角和c角,而另一个角就是a角本身。这三个角加起来是一条直线,也就是180度(做辅助线)等多种验证方法,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专注认真,思维敏捷。
        根据数学高效课堂导学导动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要符合连续性和节制性的特点。关于“连续性”,是指在建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从联系的角度对待问题。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数学高效课堂也不例外。培养学生的数学道德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所谓“适度”是指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最近的发展领域。建立教学目标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过高不着边际,也不能过低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学目标过高,将导致学生初中数学导学导动与现实脱节;
        (二)调整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信息爆炸的当下,信息的更替使得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了更高的灵活性。老师讲解了网络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后,精通几何画板教学生如何操作,以二次函数的性质探究为例,通过画板中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在课上说的y=x2和y=3x2的图象的形状是相同的。数学高效课堂接近现实生活,所以时代性是这一学科不可忽视的一点特色。作为一门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内容应当紧贴时代的发展,但由于教学内容的形成往往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时间,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加快,这使得数学高效课堂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课程形成缓慢的机制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课堂内容有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培养需要,从而使教学面临一定的问题。所以,应当及时完善课堂内容,基于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
        (三)整合初中数学课程资源
        初中的课堂教育需要整合各类相关的课程资源,并且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基于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老师应当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特点进行内容的适当调整。其次,课堂内容不能分的过于复杂,将必修教材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同时,适当引入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辅助学习,在保证知识多元化的同时,也应当注意课堂内容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陈默.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 000(008):P.72-72.
[2]黄霖. 关于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 2018(11):80-80.
[3]周梦君. 因材施教,分层定学——如何利用分层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