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王琼璞
[导读] 在高中教学中,每个班级都会有成绩优秀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使得数学学困生的数量要多于其他学科。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水平相差不多,出现学困生的原因较多,除了初高中衔接上的因素外,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因素,需要教师认识和了解学困生的成因,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促进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河南省新县第二高级中学   王琼璞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每个班级都会有成绩优秀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使得数学学困生的数量要多于其他学科。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水平相差不多,出现学困生的原因较多,除了初高中衔接上的因素外,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因素,需要教师认识和了解学困生的成因,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促进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数学学习
        学困生的学习意识薄弱,需在教师或者是家长的督促之下,才可进行学习,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思考,没有掌握学习的技巧,只是在机械式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时,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并且解答数学教材中的简单习题,都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分心比较严重,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1.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1初高中衔接出现问题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更加的抽象和深奥,使得部分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成绩表现不是十分理想。再加上高中的学习强度和教学方法与初中有着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一时还未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自身没有及时的完成初中生至高中生的转化,在高中数学学习一开始未跟上进度,致使数学成绩逐渐下滑,一旦成绩下滑,将直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感到越发的吃力,使得学生成为数学的学困生。另外,课堂环境的变化,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压力,而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速度明显变快,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1.2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导致其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第一,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打瞌睡,自身感觉数学的学习难度过大,缺少学习的自信心;第二,课前预习不够,并且课后复习不认真,即使是课堂学习,也存在着应付教师的心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公式、定理、概念也仅限于理解,未能掌握其实际的应用;第三,学习积极性较差,数学课堂参与程度较低,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甚至是躲避教师的提问;第四,配合度不够,在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走神,与教师没有任何互动,作业不认真,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甚至部分学生使用手机搜索数学习题的答案,自身根本未掌握解题的知识点,也有的学生靠自己解答,但是解题缺少必要的步骤和逻辑性,解题不够严谨。



        2.解决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2.1使用分层教学法
        高中生还处于青春期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在教学活动中,要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有所区分,如果使用相同的教学策略,会忽略掉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其很难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因此,在数学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层次,分别是提高层,也就是数学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普通层,与优秀层相比,学习能力稍差;基础层,主要是学困生,对每一层次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习题布置上,优秀层次的学生可以布置提高型的数学题,而基础层的学生,布置的习题要简单一些,以基础题为主,可适当提高一些难度,鼓励基础层学生向普通层提高。
        2.2数学教学的直观化
        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不只学困生学习吃力,一些数学成绩尚可的学生,学习和理解上也比较困难,高中数学的抽象化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的展示出来,消除学生的思维障碍。第一,使用教学器材,比如,平面几何演示器、立体几何模型、三角形演示器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并使用器材进行演示;第二,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之前,根据本次教学内容,制作教学短视频,讲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应用视频将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化的展示。比如,在几何教学中,立体的空间结构,使用教学器材也无法进行直观的展示,教师可通过几何动画视频,进行分解组合演示,从而使学生可以观察到立体模型的内部结构、直线和平面,使立体几何知识变得简单化。
        2.3强化心理和思想上的建设
        学困生在心理上对高中数学有些抵触情绪,或者是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针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和思想上的建设,以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态度,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师应积极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心理辅导,与学困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获悉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困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鼓励其回答问题,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另外,家庭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需要家长配合教师进行学困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以促进学困生学习态度上的转变。
        结语:学困生只是学习上有些困难,其心理和思想没有意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由于自身原因,而导致自己成为学困生,其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的方法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进而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伯雪.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与提高实践[J].家长(下半月),2019,(10):7-8.
[2]刘云.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