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欧运专
[导读] 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多数教师通过严格命令的形式来展开管理工作。虽然这样可以很好的达到管理效果,但是却疏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若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充分尊重学生,顾及学生的自尊心,给与学生足够的“面子”,就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效性,也提升了班主任的受欢迎程度。

惠东县黄埠盐洲中心小学 欧运专

摘要: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多数教师通过严格命令的形式来展开管理工作。虽然这样可以很好的达到管理效果,但是却疏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若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充分尊重学生,顾及学生的自尊心,给与学生足够的“面子”,就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效性,也提升了班主任的受欢迎程度。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
        引言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思想的启蒙者与教育实施者,肩负着引导与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行与学习习惯的重任,对于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如何深入领会新课改要求,并在新时期教育中实践,考验着每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对挑战与机遇的能力。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
        新时期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能力主要有:一是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即是小学生的统帅,因此,需要时刻对小学生察言观色,充分感知与深入分析小学生的思想情绪与心理状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不断向小学生内心注入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因此,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是小学班主任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增强对小学生教育的及时性具有重要作用。二是班主任要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一个班级几十名小学生,性格各异,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掌控好宽与严的度,考量着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一方面班主任要立足全局为所在班级的小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环境;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中,需把握好宽与严的尺度,既不能让小学生面对班主任的管理无所畏惧,又不能让小学生面对班主任的管理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首先对小学生的情感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其次明确不同的教育对小学生情感与心理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要与小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三是班主任要具备较强沟通与协调能力。作为班主任,沟通与协调能力是首先必备的工作能力,唯有此,班主任才能通过与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也才能顺应新时期工作要求,积极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教书育人职能才能充分发挥。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制定班集体规章制度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其中一项便是为学生建立基本档案,将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与成长的过程全部记录到档案中。在该档案中包含了学生的家庭、身体状况,爱好以及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而这项工作的完成就需要班主任教师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


与此同时,班主任可以要求随时可以跟家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从而为尊重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俗语讲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虽然有针对性的对学校学生制定行为准则,但是班集体也需要有规章制度。此时,班主任需要真切的知道班集体的真实情况“广开育路”。班集体的规章制度不可能只是班主任或班干部说的算,应该多听取和尊重班级的每位成员的意见与反馈。教师可以以匿名的形式让学生发放班级制度、班规意见征集表,由每位小组长收集、班干部进行整理,将班级学生提出的建议分类列表。而通过这些步骤教师就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班规制度。值得注意的是,规章制度形成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执行规章制度。对于小学生班主任在教育时不仅要关心学生,还需要正确要求学生,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行。
        (二)师生相互理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都受限于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管理者,而学生是被管束者,两者的地位是不平等、不公平的。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如果想要与学生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时,首先需要教师舍弃个人“管理者”的身份,以“朋友”的方式跟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只有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时,师生才能够有效的进行交流,进而教师所提出的建议与看法才能被学生接受。例如,班主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名小学生十分热爱阅读,其常常在课堂中窃读各种课外书籍,虽然其阅读的都是一些优质的书籍,但是其选择了错误的时间段阅读。而且因其耗费了过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导致其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根据这种情况班主任跟学生进行了平等的沟通。班主任以《鲁滨逊漂流记》举例,师生一起探讨了鲁滨孙的经历与聪慧,在探讨中充分地激发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打消了师生之间的隔阂。随后班主任对其热爱阅读的习惯进行了赞扬,并且提出了:“上课时可以看课外书籍吗?”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承诺以后不会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籍。而后班主任跟学生讲,课外时间可以自行安排阅读课外书籍,有自己喜欢的爱好是很棒的现象。在师生的沟通后,师生还商定了后期一起交流阅读心得,激励学生写下自己阅读书籍的感受。这样既能够有效促进学会说呢过的发展方向,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以及写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功的班主任的都具备一点,就是热爱学生,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应该是这样,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充满着爱。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且都注重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反思以及总结,不断改进优化管理方式,进而提升班主任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江萍.重视德育工作做合格班主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61-64.
[2]王春平.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创新与实践[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02-104.
[3]徐海荣.基于效率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