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张晓红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张晓红
[导读] 在教学改革时期,教师要主动迎合科学技术水平带来的改变,要主动将“互联网+”模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将“互联网+”为背景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果,以此构建高效课堂,能够通过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高效探索知识,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通过将“互联网+”背景营造的优秀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增强在日常学习中的感知,推动教学方法的变革,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得到强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望龙镇中心小学校 张晓红 646201

摘要:在教学改革时期,教师要主动迎合科学技术水平带来的改变,要主动将“互联网+”模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将“互联网+”为背景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果,以此构建高效课堂,能够通过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高效探索知识,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通过将“互联网+”背景营造的优秀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增强在日常学习中的感知,推动教学方法的变革,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得到强化。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将“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前言: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要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效,通过将“互联网+”模式的构建迎合教学改革需求,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全面成长。要通过不同维度的指引,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感悟,也要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让学生增强认知。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将“互联网+”背景,让课堂教学过程变得丰富有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将“互联网+”背景成为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的动力,加深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体会。
        一、融入将“互联网+”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主要硬性讲解知识内容。首先完成课文内容的介绍,随后指引学生完成课文中生字和生词的学习,学生硬性记忆文章中的主要框架,完成汉字的书写,此模式枯燥乏味,会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厌烦情绪。学生实际在课堂中取得的学习成绩不佳。此时,教师要通过将“互联网+”模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将先进方法引进课堂,能够推动学生整体提升学习效果,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1]。
        例如:在有关课文《爬山虎的脚》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内通过视频资料的介绍和图片内容的讲解,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爬山虎形象,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植物进行简单了解。随后,通过动态化视频效果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主要描写的是爬山虎的怎样的形态?课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方式得以环节的精心塑造和内容的丰富,会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有效的指引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动态化的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领略学习的魅力和重要性,通过动态化形象丰富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的积极性和成绩得到提升。
        二、融入“互联网+”模式,构建互动化课堂教学体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互动化的思想模式下尝试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互动课堂,通过互动课堂模式让学生主动讨论知识、主动在互动教学体系下感受知识学习的不足,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让学生能够认清学习的基本方向,以互动化课堂教学为基础,让学生讨论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互联网+”让学生在互动氛围中提升学习质量[2]。
例如:在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讲解中,教师在课文讲解结束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模式适当延伸和拓展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介绍延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位置,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延伸拓展,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随后,教师在课文讲解和“互联网+”的拓展教学内让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以及抗日战争的过程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讨论的课堂内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了解课文的本质内容,在互动化课堂内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三、融入“互联网+”模式,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学生情感意识的激发会成为其在课堂学习中的动力。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高效理解阅读文章的本质和内涵,可以通过“互联网+”模式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描写的时代环境。随后,教师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感悟和情感意识得到深化,会推动教学目标的合理显现,也会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取发展[3]。
        例如:在有关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模式介绍文章描写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本质和主要内涵。最后,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文章背景文章描写的故事和前提条件以情境剧的方式演绎出来,通过逻辑性的情境剧演出辅助信息技术模式对课文背景的介绍深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作者应用文字所抒发的不同情感意识,能够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知能力的提升,也会加速学生的进步脚步,让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完成高效的语文知识学习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效。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互联网+”模式,合理构建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成长。以“互联网+”为背景,更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路,能够通过有效交流变革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合理构建,让学生增强积极性,也会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加强感悟,通过“互联网+”模式与课堂教学过程和环节的融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优化体验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整体思维意识的强化。
参考文献:
[1]王慧慧,程岭,张盼雪,顾金环,林文.“互联网+”时代“沙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39(03):57-63.
[2]陈潇晋.“互联网+”在农村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9(19):107-108.
[3]胡清.基于“互联网+”提高农村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发言能力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