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罗于茹 王美麟 张玉梅
[导读] 名篇名句默写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基础而常规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考点之一。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文章针对学生在高中名篇名句默写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回归语文本身,深入分析探究,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能解决学生默写问题,深化古诗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    罗于茹  王美麟   张玉梅   723500

摘要:名篇名句默写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基础而常规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考点之一。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文章针对学生在高中名篇名句默写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回归语文本身,深入分析探究,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能解决学生默写问题,深化古诗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考 名篇名句默写 教学策略
        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高考语文名篇名句是指以语文“考纲”、教材推荐和要求背诵的篇目为主的知名度高、常被引用的具有永恒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格言、名句等。名篇名句默写则是指学生凭着记忆和理解把语文教学中识记的经典名篇名句按题目要求写出来,是一种侧重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言文、诗词等优秀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识记能力和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积累知识、感悟情感、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手段和检测方式。它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学生背得多、写得多和平时训练多,但语文考试中仍然不能得满分;二是学生会全文背诵但是在考题具体设置的情景中却写不出具体句子;三是学生会背诵会写,但是经常写错字或漏字;四是学生对题目理解不清而做错等。同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与教师的教有关,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原则往往是“学生会读会背”,背诵完“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之后,就以大量的试题来反复训练学生以期取得好效果。诚然,大量的训练固然能够让学生记住大量的名句,但是没有思维参与的重复背诵只会事倍功半,效率极其低下,还会进一步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思维固化,语文学习兴趣衰减,养成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甚而厌倦语文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试题特点,仔细分析问题,探究策略,从师生两方面共同抓取,从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中改进方法,锻炼语文思维,在互补相辅中进一步提高语文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得分率,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熏陶文学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素养。
      二、与时俱进,改进语文教学策略,深化古诗文教学
      (一)回归汉字本身,强化学生思维理解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用语文的思维和语文的规律进行专业教学。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是针对选材于课本上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歌和文言文作品中重要的语句进行考查性默写。其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近年的情景式理解默写题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就强调对学生理解性记忆能力的考查,即要求学生审题时理清题旨,凭记忆找寻考查范围,在深入理解文本和文题之后缩小答题范围,根据记忆默写出对应文句。学生在学习记诵名篇名句时既要准确记忆汉字字形又要记准读音,规范地正确书写。为此,教学中要回归汉字本身,强化学生思维理解。
      学习语文的途径很多,语文学习的载体是汉字,汉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在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指出汉字的造字法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示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此类合谊(同“义”),以见指撝(同“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造字法。而在名篇名句默写中经常遇到同音异形字和通假字写错的问题。如《劝学》中“虽有槁暴”中学生在记忆背诵时只注重记忆读音,为了背诵而背诵,将字音与字形分开,脱节背诵,导致在默写时便把“有”写作“又”,把“槁”写作“稿”。为此,在教学中要强调“有”为通假字,通“又”,但要读“yòu”写作“有”。当学生在记忆背诵时知道这里是通假字,也就会有意识强化记忆,在做到有通假字的名句默写时就会有意识强化记忆。


同时,“槁”字为木字旁,全文意思是讲木头在圆规、尺具、木工加工和烘烤中形变的道理,“槁”是“从木高声”,指枯木,而“稿”指枯禾,在语境中要用木旁“槁”。“金就砺则利”的“砺”是磨刀石,“厉”有“磨,使锋利”之义,如“厉兵秣马、再接再厉”,故应写为“砺”,而不是“励”或“历”或“厉”或“石”+“历”。又如《诗经·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宴”和 “晏”同音异形,学生经常混淆,分不清。《说文解字》释“宴”为“安也,从宀妟声”,释“晏”为“天清也,从日安声”,这两个字读音一样,句义不同,为何课本上却是句义相近解释“宴,安闲,快乐。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进一步思考查证后会发现“晏”同“宴”,是转注字,故区分记忆就不易混淆了。这样从汉字的造字规律深入讲解,学生能够增强理解,深入思考,理解记忆,牢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
      (二)创设情景式教学,提升学生语境思维
      1、虚拟古代语境,以古人语气学古文
      任何语言文字在产生时都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有其语境的特殊性。置身于古代人物交流的语境中,以古人语气学古文,能够很好理解当时情景和背诵线索,能强化情景式理解和增强对文字本身规律的理解学习。如在白居易《琵琶行》背诵中,置身于无乐饮酒与友送别,忽听琵琶声便邀琵琶女弹奏琵琶,在酒宴上交流,触景生情,抒发无限感伤。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和美妙乐音,当整个身心沉浸其中,便能随乐音自然流畅背诵出来,甚至可以和乐歌唱出来。到琵琶女自诉心境的时候,背诵应置身角色为琵琶女,感受她生平遭遇,紧接着理解白居易被贬谪生活悲境,自诉心情,便能理解性情景记忆,使得学习效率倍增,还能陶冶情操。同时,以古人语气学古文,语气词“之、乎、者、也、矣”等也就能够自然记住,而且在默写时候有语境语感帮助,能够有意识写对,提高做题准确率和学习质量。
      2、创设情景式理解教学,限时抢答书写校对
      创设情景式教学是教师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钻研古诗文和文言文的语义、语境,结合现代话语交际语境等,尽可能多地创设更多的情景在课前五分钟内限时完成5个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题目,创设情景的方式要求多种多样,如教师可课前现场设题,也可将默写题做成PPT屏幕呈现抢答等,让学生或自己写,或在黑板上写下来,全班同学对点对字检查,及时强化训练学生审题思维能力,以强化学生情景式记忆,锻炼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以出卷人思维自主设题
      情景式教学不仅在于教师个人思维,更在于学生。学生主体地位是第一位的,教师主导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思考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成就感,让学生在自主设置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题目中,充分理解古代诗歌、文言文中名句的语义、语境,加深默写文字印象,强化理解记忆。78.92%的学生表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钻研的深度较大,一心想要考到老师或同学,以获得自我成就感满足。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进一步化用名篇中名句以增强文章色彩和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名篇名句默写教学,不仅要在学生常见问题、易犯错误上下功夫,找问题,寻策略,让学生在备战高考中寻清方向,理清思路,科学高效备考,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教学策略,深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8.6.
[2]潘红义.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备考策略[J].语文月刊,2019(02):8-10.
[3]耿文超.厚积薄发积累为要,灵活运用乃是王道——例谈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备考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10):6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