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郑立君
[导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家长开始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初中数学作为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古城镇中学 郑立君   157621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家长开始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初中数学作为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结果。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而且人的能力开发时间越早越好,所以在初中阶段对数学的教学实行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想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是为高阶段数学学习奠定的基础。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目标不清晰
        根据教学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教师们对于教学目标并不是很清晰。在他们眼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忽略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对于不用阶段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进行区分,只是一味追求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目标不明显,教学质量差,学生很难从这种教学中获取提供他们长远发展的核心素养。
        1.2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式十分单一。根据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不喜,处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之下,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学习状态十分低迷,课堂效率自然也不会高。
        2.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
        2.1树立科学化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性科学性,即便运用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发挥教学方法的优势,反而还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传统教学课堂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学的效果有害无益。所以在现代教学之中,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科学化教学理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2.2从教师角度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想要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总结课堂教学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一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一定是从学生学习的实际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不断优化,使之能够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匹配。学生们在刚进入初中学习时,对于初中数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而对整体的初中数学知识脉络进行理解和吸收,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3设置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理论知识的内容设置一些富有悬念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心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与让他们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主动思考和探究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4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元素进行教学
        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好这些特性,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运用到教学之中,通过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到了热情,促进课堂的高效开展,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5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另外,初中数学老师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所周知,初生具有天性爱闹、争风头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争,让小组的活动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6丰富小组活动形式,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众所周知,初中生具有天性爱闹的特点。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先天特性,通过丰富组内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配合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们通过情景化的配合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2.7引用互联网技术,多样化教学
        在时代的发展下,带来的不仅是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同时还有教学方式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多媒体的教学,逐渐地引入了课堂,教学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板书形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首先,运用互联网技术下的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动画图像声音等立体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还能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有效的课堂内容在一定程度内,无限地扩大。
        2.8加强应用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与此同时,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应用思想的渗透。众所周知,方法是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将数学思想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们,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学习数学思想。然后,通过应用思想与数学学习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解通过因式分解可求三角形的边长或者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掌握数学知识点,并且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解题当中。
        结语
        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这种小组活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能够爱上数学,从而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面对当下存在于数学课堂小组活动开展中的问题,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不断总结,通过切实可靠的方法,不断提高小组活动开展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娜.初中数学大班化教学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266-269.
[2]杨帅花.提升初中数学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分析[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55-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