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执行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赵文娟
[导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倡导“不动笔墨不看书”,这不仅是一种方法传授,还是一种学习意识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对批注式阅读还不是很熟悉,教师需要做出必要的推介,为学生提供更多方法选择,并在执行阶段进行对应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建立方法体系。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执行方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振宁学校 赵文娟  246121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倡导“不动笔墨不看书”,这不仅是一种方法传授,还是一种学习意识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对批注式阅读还不是很熟悉,教师需要做出必要的推介,为学生提供更多方法选择,并在执行阶段进行对应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建立方法体系。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执行方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执行方法
        引言
        批注式阅读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高自主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阅读成长需求,寻找更多有效的批注阅读策略,激励学生学会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不断提高语文阅读综合素养。
        一、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可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及体验被严重忽视,语文教师只想着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忽略了对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探求。显然,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自然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批注式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还可促进小学生思维快速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尽快养成。另外,对阅读材料进行批注,可以让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掌握学习内容,可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对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
        二、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一)感想式批注,促进生本文本思维对接
        所谓感想式批注,是指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感触和想法,这是最基本的阅读生成。小学生阅读文本常常关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等因素,教师需要做出必要的引导和启发,要求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尽快与文本思维形成对接。感想式批注操作形式很随意,有感而发即可。因为是个性思考,其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教师要鼓励学生做深度发掘,让感想有更丰富的阅读价值。学生阅读有不同感想呈现,这是教师需要把握的学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批注阅读时,需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现实需要。例如,在阅读《草原》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进行梳理性阅读,并对批注性阅读进行具体设定:草原的景色是美丽的,草原的人们更是美丽的,阅读时要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并写出阅读的感想,体现个性阅读追求。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在一些精彩的描写之处做批注。教师深入课堂,观察学生的阅读操作,不时做出具体指导,让学生的批注更实用。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感想式批注情况,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交流,逐渐达成学习共识。
        (二)改变学生阅读习惯
        与传统的阅读学习不同,批注式阅读强调一种动态的自主阅读思维过程,侧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在批注式阅读实践中,教师的课堂地位逐渐被淡化,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


首先,开展批注式阅读,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基础、习惯和语文知识储备,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发表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自主感悟、延伸学习的目的。这种阅读方式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其次,开展批注式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对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融入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讨论,通过交流互动,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也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思想碰撞中训练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最后,开展批注式阅读,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自觉做好一些好词好句、重难点知识的及时批注,增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阅读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三)课内习得方法,教师示范引领
        老师首先以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批注方法,并练习对课文进行批注。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能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这样,激发了学生内存的学习动机,更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比如,老师在教学《海上日出》内容时,就应用了“示范教学法”。在课上,老师以“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作者巴金是如何描写日出景象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完成轮廓性学习后,老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对该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接着,老师把自己对文章的批注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如“评论文中的修辞手法”“勾画好词好句”“书写感悟”“关键词批注”等等,让学生了解经过批注自己就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之上,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四、五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写多云时、天边有黑云时的日出的情况。
        (四)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批注选择
        陶行知教育理念突出强调学生的选择,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语文教师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状,也要客观看待批注类型的多样性、多元化特点。结合这两点,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予他们更多批注选择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便于语文教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要刻意地规定学生在哪部分进行批注,也不必硬性要求学生用哪种批注方式。这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助推,有利于小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在学生阅读与批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进行全面转变。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还需相关语文教师在秉承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及教学思维,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切实围绕学生展开各项教学工作,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能力提升、素养培养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协助下,高效完成阅读训练最终实现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莫芹.运用批注式阅读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课外语文,2019(13):122-123.
[2]赖曰明.批注式阅读能力的培养[J].百科知识,2019(12):46-47.
[3]吴英.小学语文课堂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4):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