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王常军
[导读] 通常来说,只要谈及空间想象,我们就会想到思维拓展。思维的发散对于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空间想象力是我们了解,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样,空间想象能力也是人们融入到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构建新理论和创造新事物的工具。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重庆云阳县师范附属小学  王常军  404599

摘要:通常来说,只要谈及空间想象,我们就会想到思维拓展。思维的发散对于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空间想象力是我们了解,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样,空间想象能力也是人们融入到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构建新理论和创造新事物的工具。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生;有效策略;空间想象力;
        引言:空间概念是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几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观察,操纵,比较,实际应用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几何图形。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空间想象力以及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1]。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图形和几何”的内容选择应“真实,有意义,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仅关注教科书中的示例,而不是探索与图形和空间有关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重视空间想象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才能在不断学习和感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2.教师对空间想象力的探索是肤浅的
        全国教师委员会指出,空间想象力是人脑对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处理和转化。仅指导学生感知二维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关于空间图形转换关系的讨论很少。教师对空间想象力的探索是肤浅的,很少考虑知识点的扩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始终处于起步阶段,很难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应将现实生活与日常教学联系起来,深入讨论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2]。
        3.学生的认知主要限于特定事物
        有效的几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在学习中从具体表达到抽象,从容易到困难,从浅到深,逐步地培养起空间意识是必需的。传统的几何教学主要由教师教授,几何知识的指导依赖于特定的图像。尽管当时的老师讲得很透彻,学生们对此也很了解,但是他们对它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不能灵活地解决抽象的几何问题。
        4.教师不注意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老师从一开始就不能将空间想象力的训练和小学数学课程结合在一起。具体而言,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局限性。它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课堂过程仅限于传统模式,缺乏创新,无法有效地融入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5.教学活动不有趣,学生参与程度不够
        在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中,学生是核心内容。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参与,他们将不会获得足够的知识,这将直接影响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有效参与,从而导致学生的不积极参与并影响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1.使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小学,当学生仅接触三维几何时,他们没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此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图像的三维图形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三维图形。例如,当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长方体的表面积被六个面围绕:正面,背面,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然后让学生在练习簿上绘制长方体。这样,学生在计算长方形表面积就要容易得多。这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2.加强训练并改善空间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一方面。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是小学老师需要关注的内容。由于小学生处于思维开拓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重复和模仿是小学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测试题供学生练习。首先,它们应该从绘制平面开始。先绘制水平平面,然后从不同角度逐渐绘制两个平面的交点。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强调绘画的要点,并要求学生画出准确的图画[3]。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绘画时观察到的东西。其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在平面图形上绘制直观图形的方法。只有画出精确的图形可以产生三维效果。因此精确度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3.实践并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空间概念
        窗体顶端
        空间想象的内容包括位置的确定、路线图的认知、图形的抽象表现等通过实践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将培养他们的空间概念和理解图形的能力。动手参与是学生直接理解的最佳方式。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大概的思维图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可以加深图形的记忆。使其思维想象力逐渐被激发。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以下设计:上课前,要求学生从包装盒的粘着部分小心地打开包装盒,然后撕掉粘着的部分,包装盒的六个侧面将被展开。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展开后立方体的扁平形状。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他们通过拼写、切割、折叠、测量等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这样就容易形成空间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上课前学生纸箱的平面图形作为参考依据,使学生可以逆向操作和练习,并建立立方体空间的概念。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手,眼和脑之间协作的过程。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实践,让学生从由内而外的体会到认知过程,从而逐步实现空间观念,强化空间观念。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几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观察,操纵,比较,实际应用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几何图形。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泽琳.论小学中高段数学课“引答”教学的实施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05).283-298
[2]梁海嘉.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0).123-132
[3]梁晓云.数学因子无处不在—— 浅谈构建开放式数学课堂的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0).98-100
作者简介:(王常军,1976-3,男,汉,重庆市云阳,本科,一级教师,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