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   作者:黄霞
[导读] 小学新材料作文考查的是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发展和品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审题立意能力,审题和立意必然是平时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四种策略,透过表象、挖掘内涵,选择角度、立意恰当,正确审题、整体把握,发挥联想、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材料,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质量。

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黄霞

【摘要】小学新材料作文考查的是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发展和品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审题立意能力,审题和立意必然是平时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四种策略,透过表象、挖掘内涵,选择角度、立意恰当,正确审题、整体把握,发挥联想、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材料,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新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作文是小学语文试卷中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向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近年来,新材料作文成为一种热门趋势。相较于以前“命意”的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和材料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现状下,在实际备考小学作文时,教师就应重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更要重视这个环节的深度教学。
        一、核心素养与新材料作文
        各学科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说是“核心素养是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课题”。在语文学科领域,“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①那作为热门趋势的新材料作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哪一方面培养?
        作文这一部分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评析、思考能力。况且,新材料作文与以前的材料作文又有所不同,材料中不会直接给出话题、中心、作文的主旨,以“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这样的提问方式为主,具有一定的思维开放性。学生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的理解分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要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的新材料作文教学时,教师必然不能局限学生的思维,在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性基础上,还应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更是着重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品质。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
        (一)透过表象,挖掘内涵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比较短小,一个小故事、一段名言、一则小寓言、一首诗等。相较于命题作文、“命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的中心思想并不明确,一般将中心思想隐藏在这几类材料之中。这就需要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材料,概括中心了。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老师就需要帮助学生透过表面的材料,剖析、挖掘材料的深层内涵,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多种多样,这则作文材料属于比较简单的类型。有些小寓言可能更加隐晦,更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分析。要想在新材料作文下写出有深度的高质量作文,超越表象,挖掘深层内涵是必经之路。



        (二)选择角度,立意恰当
        虽然小学给予学生的是同一篇材料,但学生写作时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角度,表达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可以自主确定立意和标题。只要不脱离材料进行写作,不套作和不抄袭。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能更好地驾驭新材料作文写作,发挥出自己好的写作水平。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时,教师要提前准确把握好每个写作角度,在教学时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构思中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角度、立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正确审题,整体把握
        在审题立意教学指导学生时,应该让学生把握好材料的整体性。在理解材料时以全局为重,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词句,应关注所给材料的整体性。
        有部分学生在考试时,由于考试时间等因素,在读材料时往往会急于求成,忽略材料的整体意识。在平时的审题立意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在读材料时有一个整体意识,读材料不能片面地读。以此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好材料的立意,训练学生应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四)发挥联想,联系实际
        写作来源生活。在小学新材料作文写作时学生也应该联系生活来写作。因此,在平时进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材料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避免空谈说教的情况出现,以此来保证审题立意的准确性,最好还能运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充实作文内容,让作文更有价值。
        新材料作文虽然内涵深刻需要挖掘,但基本的材料都紧密地贴合着生活。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该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的视角看材料,挖掘和领会材料中的价值,拓宽写作的广度,提高写作的深度,使得他们写作更加贴近实际,提高作文的质量。
        要完成写作,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确实是语文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的新材料作文,对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和材料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的审题立意训练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相关地审题立意方面的训练,积极地探索这方面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在平时地        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地训练,提升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①李华平.语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6(05)
②林京红.浅谈材料作文的多角度李立意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05)
③潘春华.浅谈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6(08)
④闫惠敏.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方法分析[J].创新教育,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