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与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0期   作者:沈厚任
[导读] 在使用起重机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安全性,避免错误操作和违规行为带来的安全事故,

        沈厚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桂林分院
        摘要:在使用起重机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安全性,避免错误操作和违规行为带来的安全事故,加强对于起重机械的检验,及时地发现机械事故,保证机械状态稳定。围绕起重机械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与控制进行简单的探讨,供相关行业参考。
关键词:起重机检验;危险因素;识别分析;控制
1 起重机检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1重物的掉落危险因素
        起重机在超载工作状态下,重物掉落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者特别
是在吊具疲劳工作、滑丝、断裂,重物夹的不够牢固,承受不住重物的重量,更容易脱落。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工作人员有敏捷的反应能力,避免或减轻不良事故的发生。如果操作人员不按照正规作业的方法作业,就会导致重物的破损,周围东西或者无辜人员的损伤。由此看来,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员要求进行操作,不能随意减少或改动操作步骤或方法的安全,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
1.2 人为引发的危险因素
        人为因素是起重机械检验中影响层面最广的,检验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观念意识存在很大差异,工作态度缺乏责任心和严谨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与设备更新换代不同步以及受环境影响出现抵触、烦躁等消极工作情绪,或者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都会引发安全风险和事故。检验人员在对起重机械实施检验作业时,对安全防护措施不够重视,未佩戴安全帽、防尘或者防毒口罩、未更换绝缘鞋或者防砸鞋以及去静电服等。
以某使用单位的电动单梁起重机 (设备型号:LD5-16.5A3;额定起重量:5 t;起升高度6 m)为例,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上限位失效,冲顶损坏卷筒,如图1所示

图1 损坏卷筒实物图
        原因分析:现场操作人员不规范,起重机械吊运过程中摇摆幅度较大,导致导绳器损坏缺失。起重机械起升上限位失效后,未能及时巡查发现问题并整改,同时上升高度较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吊钩滑轮组上升冲顶,冲击电动葫芦底部,卷筒变形。
1.3  起重机辗轧危险因素
        根据我国《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中的相关要求,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需要和周围的其他设备、输电线路以及建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而在进行超过30 米高度的高空作业时,如果周围不存在比起重机顶尖高的建筑物或者设施,又或者是发现可能会发生碰撞
现象时,要在周围设置相应的红色障碍灯进行提示。这条规定已经明确规定了起重机运行的安全距离,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按照规定执行,常常出现各种违规现象,没有注意保持起重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一旦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
没有正确处理出现的问题,那么就可能发生事故。
1.4 起重机械部件存在的危险因素
        起重机部件大多是由和金属制品构建而成的,这些部件自身就存
在着危险因素,人与金属制品的碰撞容易发生摩擦。与起重机正在运行的部件进行接触,就会发生绞、戳等惨状,出现严重的工伤事故。
1.5     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检验风险
(1)现场吊载试验,引发检验风险
    对塔式起重机检验通常要进行额定载荷试验。新安装的塔式起重机监检时要进行1.25倍静载试验。这些试验都击要相关人员(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在塔机司机室内操作才能完成。如果在进行此类试验时,如塔机的混凝土基础强度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用户为及时检验而隐瞒相关情况,那么这种由直接吊载而引发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按照规定,塔式起重机的检验应当在安装人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然而笔者发现建筑工地用塔式起重机的自检工作很多都是流于形式。

自检报告几乎成了应付检查的“纸空文”,不能真实反应设备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检验人员进行一系列验证性的载荷试验必然存在检验风险。因此,在进行建筑工地用塔式起重机检验时,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要多问,多看,要尽可能多地从各方面了解受检设备的状况,万不可盲目吊载试验。
(2)安全开关被随意调节,带来检验风险
        建筑工地用塔式起重机安全开关随意调节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对力矩限制器的随意放大。塔式起重机力矩限制器一般是由弓形钢板和行程开关构成,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当安装人员对力矩限制器调节完毕后,一般很难对其设定位置进行有效标记,这时再由检验人员对该限制器进行验证性检验,虽然能确保其功能的可靠性,但也无法杜绝操作人员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自行放大限制器,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2   起重机械检验中存在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
2.1 重视起重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减少固有危险
        通过对起重机械自身固有危险因素的了解,起重机无论是设计、选材还是制作、检测、安装,因为其本身特殊性都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为了保障起重机质量过关,在之后的生产作业中发挥最大作用,我们可以采取分节控制。首先是必须明白自身的生产需求、作业环境、成本计算等因素,选择与之匹配的起重设备。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对起重机的整个制作过程要做到充分监控和检测,材料、工艺等都需重点把控,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所以对于厂家供应的成品起重机,我们要做到充分了解和合理检测,依据制定的标准、规范及法律进行验证,理论上没有太大出入后,则还需进一步试用,操作人员按照相关图纸和技术,并有效结合自身成功经验,正确组装起重机,在正式作业之前要进行多方面的试用测试,例如根据实际作业情况检测起重机的最大承载量。
2.2 有效进行环境控制,降低环境危险系数
        为了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需要有效设计和使用各种安全器材和设施,因为这些设备是依附于起重机的,所以前提必须保证起重机设备正常运行,采取的具体设施有:安全绳、栏杆、休息台等;起重机挤压和碾压的危险,需要按照相应规定实施策略,与建筑物、输电线等设施保持安全距离,为了避免影响飞机设施的起落,必须设置红色障碍灯,为了让障碍灯不会因为起重机断电而停止工作,需另行开通电源,防止起重机对障碍灯的影响.
        而对于触电危险、物料性质存在危险、起重机机械部件危险来说,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在相应位置设立危险警告,视觉和听觉警告双管齐下,其具体方式包括:信号灯、标志、符号、音乐、警铃等等,无论是现场作业人员还是公共群众在发现这些警告标志的时候,都会自行远离,从而有效减少这方面的危险。
        而起重机上大型金属结构带来的危险,只要保证金属结构不损坏就能有效避免相应危险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使用单位对作业设备做好日常的保养维护,这是一种良好的预防危险措施,通过对起重机危险因素的介绍和了解,便可以掌握日常中需要重点监测和控制的部件和部位,这些部位需制定相应维护措施,阶段性的进行养护,同时采用相关信息技术,制定固定时间的巡查,便能够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这样的操作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紧急事件得到良好处理,也有效控制了危险事故发生的几率。
结束语
        综上,起重机对于整个生产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其检验工作质量更是决定了后续作业能否顺利完成。因此,不管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还是现场检验人员都必须要明确起重机管理、检验、维护的重要意义,及时对起重机中存在的诸多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进而有效降低起重机安全事故出现几率,实现风险规避。
参考文献
[1]起重机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与控制探讨[J]. 毛伟东.??科技与创新.?2016(15)
[2]影响起重机检验安全性判定的问题分析[J]. 李贺兵,潘鑫,奚云峰.??化工管理.?2019(33)
[3]起重机设备几个重点部位的调试与检验分析[J]. 吴贤魁.??湖北农机化.?2020(01)
[4]基于改进模糊理论的起重机防摇控制仿真分析[J]. 王厦.??有色设备.?2019(06)
[5]海洋起重机冲击载荷研究[J]. 郭宏亮,隋振华.??港口装卸.?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