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冬梅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建筑建设发展迅速,如何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到公共建筑设计中,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活动场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公共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人性化
前言:
人性化设计对公共建筑设计影响颇大,然而现阶段有关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本文将对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中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如利用人性化设计提升“光环境”、强化“色彩环境”、开展“特色环境”等。本次研究对公共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人性化设计在公共建筑中的理念分析
(一)实际功能的体现与发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逐渐完善。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及百姓民生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公共建筑中提升人性化设计一直备受诸多学者关注。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应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进行客观的剖析研究,并强调该公共建筑的实际功能。将功能性与人性化进行融合,从“人”的需求与满足需求层面出发。例如:在医疗公共建筑设计当中不仅要考虑其主体功能作用,还要从人的需求方面考虑,如对各个科室的位置安排、服务功能区设计安排、导诊及各通道的协调关系,包括距离、位置、空间等。通过更为实际、更为人性的科学设计才能有助于患者快速就诊、迅速治疗。
(二)细节精华的完善与巩固
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还体现在细节精华、侧重服务等方面。人性化设计理念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在公共建筑设计当中对细节进行充分考虑有利于提升其服务作用。例如:在进行客运站、高铁站等公共建筑设计中要从旅客出行需求入手,对细节进行人性化设计。如在卫生间附近设计储物设备或管理机构等,方便旅客安全存放行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又如在候车平台、楼梯等易滑倒区域进行防滑设计,避免旅客滑倒摔伤。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设计都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解决旅客的“大问题”。
二、公共建筑中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宗旨
人性化设计是当下我国公共建筑合理规划、顺利施工、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在传统公共建筑设计当中通常对人性化设计考虑较少。导致很多公共建筑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出,缺乏其功能性与服务性。因此,通过总结分析,将人性化设计具体要求宗旨进行提出,具体如下:
第一、必须充分考虑其活动性。在进行公共建筑活动性设计上需考虑该项目建筑的实际作用,公共建筑具有人流量大、交际多、覆盖广等特点,如车站、医院、机场、商场等。这就导致在设计上会遇到许多空间问题的限制。在人性化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将空间范围、活动范围进行仔细分析,对建筑空间各节点及通道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让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幼儿等的活动得到保障与满足。
第二、必须认真分析其私密性,私密性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只有私密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才能满足隐私保障的人性需求。如医疗机构、商业场所等,都需要私密空间规划和设计。
第三、必须努力提升其服务性,公共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为提升功能与服务,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失去了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以解决需求为目的、以功能发挥为主导,强化“人”的舒适体验、安全保障及需求解决。这样才能让该公共建筑在日后服务发挥中更上一层楼[1]。
三、人性化设计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利用人性化设计提升“光环境”
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光”,在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光”进行分析研究尤为关键。首先,人性化设计应用在光环境设计中要从“人”的观感及体验入手。
光通常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自然光效果往往高于人工光,在人的接受范围当中往往更偏向于自然光。因此,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尽可能以自然光为主,如采用透明顶棚及四周透明等设计,将自然光充分引入。其次,对人工光也不能一度排斥,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人工光设备可发挥意想不到效果。人工光色温及色调相对于自然光具有可调性、可控性的优点。从情绪及心理层面分析,合理运用人工光对缓解紧张情绪、悲伤心理十分奏效。例如在医院等相关机构中,通过设计人工光介入可对患者或家属情绪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如暖光通常让人感到舒适,放松;冷光则会让人感到清凉、冷静。最后,如何在光环境下进行人性化设计还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结合公共项目建筑属性特点而定。
(二)利用人性化设计强化“色彩环境”
色彩是人们第一感官,通过视觉可对不同色彩进行判定。因此,视觉美学设计应运而生。在公共建筑设计当中如何将色彩环境进行优化也十分重要。首先,在人性化设计当中一定要从建筑项目种类及服务群体需求入手,这是完成合理色彩环境优化的第一步。不同类型建筑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并将色彩与情绪进行融合,对不同色彩造成的不同情绪进行分析[2]。其次,对色彩应用进行细化量化研究,设计过程中不光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也要从建筑物本身功能性入手。例如: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多为诊治、急救。患者和家属通常情绪较为紧张,这样就建议采用绿色或者白色进行色彩搭配,即平静而不张扬,这样更有利于稳定患者或家属情绪。而商业建筑则宜选择鲜艳、精致、醒目的色彩,利于展示商品,营造广告效应,同时展示商业文化,吸引人流,增加顾客参与和购买的欲望。
最后,根据公共建筑各区域及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色彩搭配,如在医院儿童区域设计中可采用暖色,色调较为活泼清新,对儿童康复及治疗会起到一定效果[3]。在商业建筑中,童装店铺我们可以采用粉色、嫩黄、浅蓝等可爱又温馨的色调及画面来吸引儿童和家长,促进消费,餐饮店铺我们可以采取橘黄色和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会使人心情愉悦兴奋,增加食欲。
(三)利用人性化设计开展“特色环境”
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逐渐向多元化、智能化、规范化层面转变。在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中对“特色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特色环境主要是指该公共建筑的地域性及特色性,将建筑特点与地域文化进行融合,传承当地特色与文化,让人们在此环境中感受当地文化特色。例如:坐落于浙江乌镇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结合江南特有的粉墙黛瓦,临水连廊等经典建筑元素赋予现代风格,以展示现代国际会展中心功能与江南水乡传统建筑的融合共生,让来此地的人们参加会展的同时感受江南文化。
在苏州山塘古街设计中,将水乡氛围进行营造,独具特色的街区风貌,逐渐成为吴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的体验地,是古城苏州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和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小桥流水人家”,让游客流连忘返。因此,利用人性化设计对特殊环境进行打造也是提升建筑项目整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4]。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利用人性化设计提升“光环境”、利用人性化设计强化“色彩环境”、利用人性化设计开展“特色环境”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骄阳.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以武汉汉口江滩公园为例[J].中外建筑,2020,No.226(02):106-107.
[2]汪科,邵滢璐,李昕阳,等.基于城市设计体系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施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027(004):82-89.
[3]张卫华.BIM技术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产城(上半月),2020,000(003):P.1-1.
[4]中小羽.公共建筑空间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No.651(05):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