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扬、孙文、刘轶奇、池天婕、陈漾子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摘要】丽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丽水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试点村级GEP核算、推进生态多管齐下拓展“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通道,不但推动当地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也为长三角其他地区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GEP核算打通了农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路径,丽水GEP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转换机制的乡村振兴模式以初现雏形。本文分析了丽水在生态价值机制和转换实践,从农田到“丽水山耕”实现生态产品附加值;从森林到“丽水山景”开展森林康养等活动;从村庄到“乡愁经济”开发利用林田湖草等乡村资源;从水资源到“水经济”,探索GEP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途径,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建议。
1、乡村振兴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EP)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产业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是充分展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建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论依据的可持续生态经济体系。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乡村的振兴,促进乡村的生态、产业、文化的振兴呢?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及转换机制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模式。
2、GEP概念及作用
GEP是由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并倡导。GEP是指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该区域既可以是行政单元(国家、省、市或县),也可以是自然地理单元(如流域等)。GEP核算公式: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产品提供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
GEP的核算可以为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专业的风险评估,是乡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有力途径,是乡村生态保护与生态发展的风向标和试金石。通过监控GEP年变化量和年变化率,可以精准发现变化情况和原因,为推进高质量的乡村发展提供决策工具。坚持以GEP转换为机制的发展模式,可以为乡村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的目标,以“绿起来”首先实现“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促进乡村生态、产业、文化全面振兴。
3、丽水GEP核算
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9年10月最新发布的丽水市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报告。2018年丽水生态产品总值为5024.47亿元,包括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产品、文化服务产品、物质产品生产三类,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产品总价值最高,为3659.42亿元,占丽水市生态产品总值72.83%;其次是文化服务产品总价值,为1202.18亿元,占丽水生态产品总值23.93%;物质产品总价值最低,为162.86亿元,占丽水生态产品总值3.24%。按可比价计算,增幅为5.12%。核算结果表明,相比2017年,丽水生态产品总值GEP稳步提升,GDP与GEP实现双增长,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丽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可以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很多地区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根据丽水GEP年度核算,我们丽水的生态系统主体调节服务价值尤为突出,这是由于丽水位于浙南山区,拥有高质量的、森林、灌丛、草地和湿地等生态资源,这也是丽水的发展优势。核算结果也表明,林业产品和农业产品提供价值占比较少,未来这一块挖潜空间巨大,建议在保证农业、生态能源、畜牧业和水资源的前提下,大力挖掘和培育农林业产品。根据核算数据,丽水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逐年递增。这说明丽水市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对GEP的贡献很大,建议继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做好规划统筹,提升和放大全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
4、丽水山耕和丽水山居
“丽水山耕”是丽水市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模型, 对丽水生态产品价值总值GEP的贡献最大,在GEP核算当中属于一级指标物质产品生产内的二级指标农业产品、林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的总和。与全国许多山区城市类似,丽水市农产品品类多而散、主体多而小,形形色色的农业品牌难以在市场形成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公用农业品牌,引领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丽水市政府依托芒种品牌管理机构打造了“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丽水山耕”品牌引领下的“1+N”全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1”为“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引领,“N”为品牌背后标准化、金融化、电商化的服务,通过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品质,通过创新金融破解融资难题,通过发展电商提升线上营销力度。 探索地方产品的“生态附加值”,也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要步骤。比如,如今在丽水,贴有“丽水山耕”标志的农产品,市价平均提升30%以上,溢出的部分就是生态附加值。据介绍,通过基地直供、检测准入、全程追溯等标准建设,丽水农业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已经建立粮食、食用菌、蔬菜、禽畜等合作基地1122个,累计销售额超过130亿元,品牌估值达到26.6亿元。
类似“丽水山耕”的还有“丽水山居”。这个以农家乐和民宿为主体的区域公共品牌,也明显提升了当地民宿经济的附加值。这些在GEP核算报告中被归为文化服务类的产品和服务,尚未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占据很大比重。根据数据,在丽水全域,调节服务产品价值达2579.49亿元,占比55.2%,文化服务产品价值为1933.11亿元,占比41.37%,而“丽水山耕”代表的仅是剩余3.43%生态物质产品价值中的一小部分,未来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丽水通过“丽水山耕”、“丽水山居”等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提升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就是可以借鉴的模式。“用GEP核算来考核地区生态保护的成效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相对科学有效的方式。
5、大田村——首个村级GEP核算试点村
近年来,大田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省级信用村。今年4月份作为全市首个村级GEP核算试点村先行开展了村级GEP核算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大田村的GEP为1.6亿元。其中,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27亿元,占大田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79.61%;其次是生态系统物质产品,总价值为0.25亿元,占15.32%;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为0.08亿元,占5.07%。
大田村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以及保存完好的百余亩古树阔叶林,建起了森林温泉,并发展了38家农家乐,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今年春节7天共接待3000余名来自上海、杭州等地游客,收入逾30万元,村民在家门口乐享生态福利。2018年,遂昌汤沐园养生养老项目启动,大田村又以山林入股景区项目的方式盘活了资源,破解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6实施建议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里要求,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并加强统计核算,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GEP统计范围除了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外,就包含了此全产业链价值。GEP不会自己转化,必须依靠努力奋斗,要明确GEP高起点、高质量、高价值转化定位,创新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科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实践一条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以下是根据丽水市乡村振兴发展情况,提出的一些有利于GEP机制推广及转换的建议: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结合,保护生态变成经济效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资产品质,有更多的生态产品供给和发展。
二、统一思想、抢抓机遇、以干得助,切实保护好GEP价值,高质量推进GEP转化工作。
二、要坚持群众参与,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提高村民素质和生态观念,积极培育丽水市各个年龄段的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三、要坚持市场为主体。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等绿色经济模式。
四、要建立健全监测、评估、预测系统,运用生态系统模型、大数据、遥感等现代化监测技术,通过分析空间、时间上的分布,对生态资产进行全面监测、分析、预测。运用大数据和生态系统模型手段,形成一个长期的观测系统,实时呈现所需数据,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实现绿色发展。
五、要加强国际间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比如美国的联防联控实时监测、德国的完善法律实现双赢、日本的“决不允许污染发生”等都值得丽水借鉴。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面向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2018.
2.姚冬琴.中国经济周刊,2019-4-2
3.揭开IUCN神秘面纱 共赴一场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宴.开化新闻网,2017-9-20
4.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2017-5-10
5.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201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