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宾
北京京航联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实际,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要点进行探讨。首先探讨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以及相关方式,其次在总结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相关方案的提出后,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建筑项目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种类和规模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采用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质量控制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新时期对于工程质量以及安全也有了多样化的更为精细的要求,由此加强这方面的创新改进也就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下是笔者就个人经验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以期能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1.1 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
此处所谈到的质量监督主要针对的是质量监管人员对有关数据以及发现的问题实施记录,并及时报请上级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对于一些严重性的问题或不良情况,则应上报给具体的负责人,以督促其尽快予以处理。
1.2 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
对于质量监督工作来说,针对工作人员到岗情况的督查是基础性内容,同时还涉及到有关承包项目的监督和检查。例如负责整个承包项目的工程师以及施工人员是否按时到岗,其所制定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现实施工条件,而今环保施工条件下,是否与城市绿色发展也被列为了重要检查项目。建筑施工材料以及所用到的设备也应认真检查,如发现其存在不良情况或是性能出现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的责任人联系督促其尽快处理。相关产品的合格证也应精细认真地检查,对于一些重要项目的设备则应进行严格的复检,总之各项指标都应达到绿色建设的有关标准。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有关责任人进行联系,只有确定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具体的操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稳定高效。
2 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监督工作的不完善
就聘用机制来看,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的监督机构仍旧使用的是以往传统的机制,因此其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加之各个机构之间在经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此也就给人才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而常规性的管理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其所能够呈现出的监督效果也就无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2.2 监督工作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并没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亟待加强,不仅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数量有限,而且能够用于现实市场建设管理的寥寥无几,因此也就出现了诸多的管理失序的不良情况。而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各个地方普遍存在,由此也就使得整个的监督管理难以按照既定的标准高效地予以实施。
2.3 部分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质量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也会影响到监督工作的开展效果。不同于以往的工作,质量监督的专业性更强且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胜任。但是就近些年选进的人才来看,不仅资历尚浅且经验空白,因此实践方面亟待不断地加强。
3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创新管理方法
3.1 设置合理可靠的信息化质量监督体系
其一,应与企业的具体运行状况保持联系,进而实现集中性的管理。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统筹信息技术体系以及运维管理结构,通过这样的统一性部署和高效调控,以实现对各方面工作的科学化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持续性的发展还是突破性的创新,都应将适宜性放在突出位置。不仅如此,还应专注于监督管理发展模式等的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这方面工作的稳定高效。其二,实施的质量监督和运维体系转型务必要将信息收集等基础性的工作放在首位,这样选定管理方式以及进行质量监督才会更为高效,而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分析也会更为明确有效。其三,应确立健全的人员建设体系,同时还应借助于工程信息系统进行制度的管理和控制,以切实地保障相关工作推进的科学高效,而质量监督的效率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因此要想切实地保障建筑企业持久高效的发展动力,借助于信息技术实施质量监督就显得极为必要,同时对于整个工程的科学化推进也是极为有利的。
3.2 全面夯实质量监督责任机制
如今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务必要有健全规范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各项工作具体实施的科学高效,而具体工作进行起来也会更为规范严谨。与此同时,还应形成一定的模式和流程,这样相应的工作开展才会更为规范统一,而各项工作的部署也会更为便捷,且执行也会更有一定的参考和依据。不仅如此,还应不断完善责任监督的方式,以切实地提升整个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有相对完整且高效的管理结构为之提供支持,如此一来不管是质量管控方式的执行还是各项细节性工作的实施,都能较为稳定便捷地予以执行。工程监督管理的有关流程应不断地予以完善优化,各个细节都应持续细化且应保证精准性地予以实施,同时还应严格遵行既定的责任机制和分层管理方式。另外还应注意的是,有关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务必要与监管主题保持一致,偏离主题的流程显然是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涉及到的责任划分以及分工管理,务必要做到精细严谨且应保证各个方面工作落实的科学高效,切忌出现责任划分不明或是玩忽职守的不良情况。
3.3 践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管理
如今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务必要与时俱进,相应的创新和改进务必要与既定社会发展条件保持一致。具体来看,所采用的监督管理方式务必要保证规范合理,而管理结构也应不断地予以优化,从而使其与现实施工环境保持高度的协调。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各方面配置以及施工流程等的科学化处理,以免因部分环节处理不当造成整个过程效果的不佳。处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管理工作的改进务必要将基础性工作有效落实,经验的积累以及先进方法的学习等都应充分关注,以切实地保障管理控制制度在具体工作运行发挥出应有价值。另外,还应加强内部管理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同时还应与外部建立充分的联系,从而为全方位科学高效地开展运维管理提供切实的保障,这样条件下的工程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起来才会更为高效。
3.4 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务必要与既定施工环境保持一致,因此以往的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实施创新和改进也就成为了当下的必须。而要对其实施创新改进,就应坚持基本的管理标准和监督准则,同时还应切实关注质量管理的交底,只有这样整个的工作推进才会更为严谨高效。
4 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确实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具体的工作推进务必要将责任放在突出的位置,与此同时各项工作的实施务必要与既定施工环境保持协调,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性的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所达到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很符合预期,以更为高效地服务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艳.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27).162-163.
[2]刘志军.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业,2016,(5).160-161.
[3]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9).86.
[4]唐芳.分析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2).211-212.
[5]周丽萍.分析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