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聪1韩蕾2
1身份证号:442000197212050751,陕西省 2身份证号:642226199110200027,陕西省
摘要: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交通工程建设,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运行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的出行便利都直接相关。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城市交通发展要求,市政道路设计也应该积极进行提升和改进,不断提高道路设计质量。因此文章就对市政道路设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现状;改进设计措施
1市政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1.1市政道路设计的经济性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经济性,即道路工程的综合费用。(1)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道路情况、公用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布置,并根据城市规划、实际交通情况以及地形等方面进行布线、规划道路宽度及车行道厚度,保证道路设计符合近期与远期车流等方面的要求;(2)在主干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近期交通流量及远期周边地块规划情况,在充分利用支线道路的基础上,加强交通梳理,尽量降低工程设计的整体费用。
1.2以交通运输流畅、安全和迅速为主
道路交通组织能力和道路的技术水平都是依靠道路的服务水平来体现的,因此,设计人员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需要对道路的等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确定,并对交叉口之间的间隔距离、形式进行确定,保证在设计工作完成后,行人和车辆都可以流畅、安全、迅速地通过。
2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路网结构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道路网络设计能够提升市政道路的交通运输效率,然而我国部分城市仍存在路网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不同等级的道路比例不合理;骨架路网过于稀疏;低等级道路密度不够;因拆迁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中出现大量的“断头路”等。此外,路网不成体系也是导致城市交通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城市既有道路设计容量偏小
随着城市经济、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中建筑、人口及车辆密度也随之增大,使得人均道路占有率直线下降,从而导致城市道路出现容量狭小的情况,高密度及超负荷是当前城市道路最突出的两个特点[1]。部分交通骨架干道两侧还增设了人流量大的公共建筑,客流、车流量大,这更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因此,扩大城市道路设计容量迫在眉睫。
2.3横断面布局不合理
市政道路整体布局对道路利用率及通行率有着重要影响,不合理的布局会阻碍道路功能的发挥,其中横断面设计是道路交通最为直观的影响因素。常见问题有:在设计市政道路之前没有明确各路段的车流量、没有充分考虑沿线地块出行及公共交通设施对道路的影响、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路权问题考虑不够周全等。
2.4设计不够人性化
市政道路的主要功能是解决车辆及人们的出行需求,但随着市政道路功能的发展与完善,仅仅解决当前需求是远远不够的,高效、舒适、和谐是未来市政道路设计的趋势。建设市政道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在保障道路运营效率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出行质量。除此之外,设计时也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以人为本,照顾其出行体验。
3市政道路设计的改进措施
3.1城市道路设计与整体规划相统一
在设计阶段,一定要加强城市道路设计与整体规划的统一,尤其是高等级的城市道路。高等级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路网,在交通体系中承担的交通量最大、影响最广。加强建设高等级道路,可以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在对城市高等级道路规划设计之前,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城市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科学地确定方案[2]。此外,设计过程中要运用整体性思维,将周边路网考虑在内,使其构成一个整体。
3.2加强整体布局设计
为了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的功能,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构成道路功能的各个因素,加强整体布局设计。根据道路交通量合理确定机动车道规模;充分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路权,因地制宜地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科学分配道路设施;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置辅道,平衡出入口间距引起的沿线出行便利性和交通顺畅性间的矛盾。
3.3重视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也是市政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对近期与远期交通流量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再最终确定路面结构的选型。具体设计要点如下:(1)对土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保证其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强度要求;(2)将土基和路面各结构层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路面结构层的作用。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选取不同层的材料种类,对每一层的厚度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以此保证市政道路设计的稳定性和强度,并实现对设计成本的控制;(3)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功能定位的分析,结合施工水平综合考虑,尽量选择性能较好的材料,如SBS改性路面,一般情况下,这种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滑性,可以减少行车噪声,避免在雨天行车时出现水雾;(4)加强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结合3层弹性体系理论,使用3项指标: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剪应力与弯拉应力,结合具体的市政道路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3.4路口设计,注重交叉
交叉路口是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故市政道路设计与规划应加强路口设计、特别注意交叉问题。每个城市各方面条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要求每个城市需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人员在对交叉路口进行设计时,需要提前调查区域内的详细路况、结合当地具体路况进行设计,确保市政道路设计方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可一味照搬其它地区交叉路口设计方案。同时,交叉路口红绿灯的设置时间不宜过长过短,否则容易在交叉路口产生拥堵,从而增加交叉路口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可以分设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道,既可以提升通勒速度,又可以确保行人安全。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系统知识和相关技术,设计单位也应关注设计人员能力问题,定期安排培训工作,以确保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交叉路口的设计工作[3]。市政道路设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政道路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市政道路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解决这--问题可以有效改善市政道路设计发展的现状。
3.5做好市政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支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在设计方案中应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中最常见的就是无障碍设计,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设计时,要将更深层次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贯穿在各个方面,只要涉及人们交通出行的,就应该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保证人们出行便捷、安全和舒适。
3.6加强环境保护,减少道路施工破坏
为了减少城市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市政道路设计必须遵循“低碳、绿色、环保”的原则,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要节约资源,杜绝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另一方面,为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的具体方案中,应尽量维持城市原貌,保留一些具有特殊意义或独有的景观,如具有历史意义或文化内涵的建筑或者园林等。
结语
市政道路设计不仅事关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还能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不过,道路设计过程极其复杂繁琐,需要对当前市政道路设计现状进行充分的思考,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把控,这样才能够确保市政道路设计方案符合城市交通实际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泳心.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迚措施[J].百科论坛甴子杂志,2019(6):198.
[2]齐琪.市政道路设计发展现状及改进设计的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49-51.
[3]郎诗涛,霍宏亮.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