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
陕西欧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公路路基施工是道路施工的根本,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而无论是公路的施工质量还是后续的使用年限都会受到路基施工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方面的技术操作就必须要能够在保证公路质量的条件下来进行施工。本文就公路路基施工方面的技术操作结合理论以及实际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基施工、施工技术、操作
引言:在路基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结合路基设计的原则以及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公路能够与沿线的自然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协调融合,从而实现最终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目标,骑士队,路基当中的各个施工技术方面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来进行,以此来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
一: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公路修建过程中涉及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公路涉及的土质路面路基通常有路堤、路堑等,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包括土方的运送、开挖和填埋,虽然这些工序看起来相对简单,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属于野外操作,经常会受自然条件、地质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运输不便、施工队伍供应困难等多种因素都导致公路建设缓慢且质量要求极高。大多数公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工地分散,工作面较为狭窄,在遇到特殊的地质地貌时,也加剧了施工难度。面对这些复杂的施工环境,只有做好公路的路基施工,才能在提高公路质量的同时,确保公路施工顺利,实现高效快速的施工。因此,加强公路路基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通过提高施工管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能够出现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重视公路路基施工,有利于建设技术强硬的专业施工队伍,进一步推动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满足我国基础建设的需要。再次,重视公路路基建设,有利于健全与公路建设配套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流程,满足行业的规范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公路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
二:路基设计
在路基设计当中,首先需要遵循现行有效的相关设计标准以及设计规范等。针对其中的洪水频率、设计标高、路基填高、填方路基、挖方路基、浅层地基处理等一系列的规范来进行设计。其中路基填高的原则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环境来进行。以西北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的路基填高设计原则为例,首先要能够考虑到山区的洪水位要求,其次还要考虑到季节性冻土的最小填土高度要求,同时在路基设计过程当中的高度,还要根据其地表水、地面水、毛细水的影响来进行设计,在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要能够降低路基的填土高度,以节省用地,降低工程造价为目的。若在路基设计过程当中会遇到浸水路,那么其路基填高,应该大于H=设计洪水位+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安全高(0.5m)。
前方路基与挖方路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填筑的材料,根据沿线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填挖高度以及填料情况,来设计合理的边坡形式和坡率。填方路基设置路堤边坡,挖方路基设计路堑边坡,对于路堑边坡要能够设置碎落台。
三:路基填料、压实
2.1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所选用的材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因地制宜合理的取用填料。在路基施工过程当中将会遇到桥涵,而桥涵的台背回填材料也应当合理的选用一定级配要求的材料。在路基填料施工中要严格的控制路基压实的各控制参数,如速慢、均匀、分层铺筑、压实等。当路基填料CBR直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根据设计图纸当中的注释,来掺和其他的稳定材料来进行处理。
2.2路基压实
路基的压实标准,在路基的填筑方案必须要能够根据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当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度不小于10cm,每天一层经过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而两段的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两段的交接处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又分成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在压实过程当中要能够保证压实度,那我就需要注意压实顺序,并定期检查土的含水量。
为了能够减少路基的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对于构造物两侧的一定程度,路基范围内,填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压实性,以碎石、砂砾土为宜,并满足相应的压实度和CBR值的要求。当施工方案采用先做构造物后填筑路基时,对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四:路基防护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针对入侵的防护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做起。首先是坡面的防护工作,进行坡面防护首要任务是防止地表水流对公路两侧的坡面岩土冲刷而导致沿途岩土剥落,同时,还要保证坡面的自然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体现出环保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具体来说,在进行坡面防护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植树种草,修建护坡工程等。当前,越来越多的公路在修建过程中将护坡工程与植树种草结合起来,利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法,保护公路两侧的边坡,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干旱缺水地区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维持了公路边坡的水土,进一步避免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路基防护还涉及支挡防护,指导防护主要采取挡土墙,挡土墙的修筑主要以垛式挡土墙为主,通过预制件拼凑而成,这种工程易于施工并且垛土墙的高度能够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高度和大小的调整,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最后,针对公路修筑过程中的软土地基也要做好防护和处理工作,避免因地质沉降对公路带来破坏。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利用石灰进行干燥,一些软土地基是因为水中含水量较高,通过石灰进行干燥,能够吸取更多的水分,使土质变得坚硬。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新兴的合成材料,在土地不大于上面的地方在表层铺上土工布,铺上土工布之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软土地基。
五:路面排水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路面排水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对排水要求较高,水是破坏公路路基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也应当做好排水工作,使公路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具体来说,公路的路面排水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针对非路面排水。针对非路面排水工作首先要考虑公路周围的地面排水,具体来说,公路周边通常会采用地面排水设施,例如修筑边沟、跌水、截水沟、涵洞疫情对面排水管排水沟渠等等,对公路周边的环境具体分析,采用相应的排水方式,才能以最便利的方式高效的进行非路面排水。
二是针对公路排水。公路排水又分为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系统,路面排水要求能够快速排干路面上的积水,避免公路受积水影响造成隐患,或影响公路的使用,也能够起到保护公路路基的作用。一般来说公路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路拱横坡大于等于2%,而选择排水方式时,可以考虑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排水能够快速排干公路上的大面积积水,分散排水则可以排干小面积积水。
三是公路特殊地区的排水。例如公路修筑过程中经过黄土区域,这首先要考虑路基排水工作,并且要做好地表水的拦截和分散工作,避免雨水对黄土层冲刷,使原本土质较软的路基难以承受公路建设的需要。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原有的水流引离路基,对于边沟水,还要做好出水口的加固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公路路基施工是推动公路建设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完善施工制度,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快施工技术。在具体工作中,要从公路路基的方方面面做好各项工作,从布局设计、路基填料压实、路基防护、路面排水等多个方面做好公路路基施工,从而不断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建设水平,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 展.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操作[J].江西建材,2017(11):54.
[2]李 罡.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07):29.
[3]黄 勇.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