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卢卓君,谭雅焕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投资建设了一部分村镇污水处理治理设施,这些设施主要分布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很多设施建成后面临运行困难及处理效果差等问题。
        卢卓君,谭雅焕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1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投资建设了一部分村镇污水处理治理设施,这些设施主要分布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很多设施建成后面临运行困难及处理效果差等问题。很多已经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建设价值,后期运营管理不足。要解决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状况必须将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并运营起来。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人口分布范围广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农村基本没有建设排水渠道收集系统和污染治理设施系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水渗入地下水系统或者直接进入河流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严重污染了河水及饮用水,危及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供水安全和居民身体健康。
        关键词: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1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现状
        1.1设施分散,难以管理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的特点,设施建成后,其分布在各个村落,管理面积大,农村地区难以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该类设施容易出现故障,而专业人员稀缺,难以短期内解决故障,出水不达标的问题经常出现。
        1.2村民对污水处理的意识不够
        因为农村污水涉及到的是普通的居民,而且大多数村庄只有老人,他们接收新事物的观念落后,在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村民反对较多,不能很好的配合建设和后期的维护工作。
        1.3后期运营维护资金保障力度不足
        一些村镇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没有充足的经费作为运行保障。村镇污水处理的维护费用主要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得来的,经费不足时有政府补贴,这就使村镇污水处理的维护费来源不稳定,且不足以充分支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一些村镇的污水处理维护费征收标准过低,而整个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征收的维护费对于运营维护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无法实现补贴污水处理设施的目的。另一方面,一些村镇的自备水源较多,而这并未完整的纳入到计量中,污水处理的费用征收工作也难以执行到位。此外,一些村镇政府的经费不足,当污水处理收费不足时很难完全补贴,维护经费出现漏洞。总体而言,村镇污水处理并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2污水处理方法概述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常需要几种方法联用来清除水中的污染物。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沉沙池、沉淀池、隔油池和其他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等,初步调整pH值均化水质,增加溶解氧,减少废水腐败的程度。在一般情况下,污水在一级处理后不符合排放标准,主要处理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如COD、BOD、氮和总磷。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是二级处理阶段。二级处理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利用污泥中微生物代谢活动氧化分解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BOD含量以及大部分的胶体污染物,在二级处理后,废水中BOD的去除率超过80%。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处理技术和厌氧处理技术,二级处理对病菌微生物的去除率也很高,一般情况下经过二级处理后污水能够达到灌溉标准,进行再次利用。但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并可能还会含有病毒和细菌等,不能直接用作自来水等补给水源,有时候可以用作一些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三级处理也被称为深度处理,是进一步去除难处理的有机物质,以及磷、氮、无机污染物和病原体的第二阶段。废水三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化学沉淀、化学氧化、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技术等化学方法去除某些污染物的深层处理方法。现在膜处理技术是应用最广的三级处理技术。


        3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模式
        3.1远程监控
        设备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搭建设备运行监控数字信息实时在线传输、视频监控画面即时反馈、故障自动报警修复等功能模块,构建起“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监控,实现数字与视频监控有机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集中远程监管,设备自动化运行,无须专业技术人员值守,可有效解决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难题。
        3.2运行管理
        目前,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养护情况不容乐观,常见情况如:管网破损,处理设施收集不到污水;处理设施中的机械设备腐蚀严重或破损,无法继续发挥功用;处理设施实际出水量很小,有时甚至无出水;处理设施垃圾肆虐,运行装置中垃圾漂浮,无人打捞;处理设施植物无人收割和养护;构筑物淤泥、垃圾堆积、站点环境恶劣等。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分布点多且分散,政府集中监管存在很大难度;(2)农村地区缺乏专业人员,而站点直接管理者责任心不强,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3)养护资金严重不足,难以支付日常费用,导致运行情况无人监管;(4)政府部门监管村镇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关注出水水质,对处理设施的运转效率缺乏关注。
        鉴于以上原因,针对污水处理设施可分两部分考虑。对于集中式处理设施,政府部门主要发挥规划、协调、监督等作用,可委托专业公司进行集中维护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分散式处理设施可由村委会或农户对其进行日常使用及维护。除此之外,为了应对村镇污水设施分散、巡检工作量大的问题,还应充分发挥远程监控的作用,对处理系统的水质、水量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远程监控与现场巡检的结合,便于维护管理及时到位。
        3.3运维资金
        针对村镇污水处理项目运营资金无保障以及融资困难制约瓶颈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针对目前村镇污水项目在前期建设方面有一定利润而后期维护利润回报率不高的情况,可采取设施建管一体化模式,以确保设施建得起也用得起;(2)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保障资金来源,确保运营费用的拨付;(3)完善价格收费体制,加强收费管理。
        3.4加强对村民的宣传
        在污水处理工作开始前,可以通过村委领导开会等模式使村民了解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并展示相关的有立体感官的资料,或者带领村民现场查看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情况,介绍功能,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5流动4S站
        引入汽车4S店的管理模式理念,即设备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的流动式运营管理体系,利用以点代面、点面结合的全局管理方式,分片区建设流动4S站,通过“互联网+”技术,接收故障指令,对应片区的4S站运维人员收到监控中心或者移动端的指令,前往污水设施地点解决问题,实现污水设施的无需专人值守,有效解决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运管难的问题。
        结论
        村镇污水处理带来巨大市场的同时,也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运管带来了挑战,运行费用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闲置严重,造成资源浪费。“互联网+”污水处理设施运管模式的快速发展,能有效缓解村镇环保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匮乏难题,大幅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可有效保障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其具有良好的运行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波,刘春梅,赵雪莲,等.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展望[J].环境工程学报,2020,14(9):2318-2325.
        [2]李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为啥晒太阳?[J].环境经济,2019,(1):88.
        [3]邱彦昭.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调研及运营管理措施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