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段伦君 陈建 夏天
[导读] 煤矿机电运输主要包含了转载机运输、皮带输送机运输以及无人化智能运输等。
        段伦君  陈建  夏天
        新汶矿业集团生产服务分公司安撤事业部  山东省泰安市 271219
        摘要:煤矿机电运输主要包含了转载机运输、皮带输送机运输以及无人化智能运输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率不光直接影响生产质量,同时也直接决定煤矿运行的安全性。大部分煤矿机电运输已经完成了智能化和无人化,但是在无人化智能工作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其中忽视软件和控制系统情况比较常见,使用的输送设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若想确保未来发展符合时代要求,那么就要重视无人智能化的发展,合理使用发电和输送硬件设备,对于软件设备设计也需要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完成煤炭行业的智能化、一体化以及标准化。
        关键词:智能技术;煤矿;机电运输;影响;措施
        1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存在的不足
        1.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难度比较高
        随着时代的前进,煤矿机电设备的样式以及数量在逐步增长,大范围了使用在了煤矿开采过程中,致使煤矿供电线路符合变达。并且,由于目前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深,有着强大的及压力,大部分设备在高负荷的情况下使用,直接增大了设备管理的难度,极易出现设备损毁以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当阻碍了开采工作的展开,还直接威胁到了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1.2监督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在煤矿开采和运输阶段,相关单位往往将其工作重心放在技术与工作效率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开采和运输时的安全措施和监管体系建设,工人在执行运输工作时也缺少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1.3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不足
        许多煤矿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工程中经常疏忽大意,从而导致悲剧发生。煤矿开采和煤炭运输工作主要是在地下完成的,在地下工作时,不可控因素很多,更加需要工作人员注意。目前,中国的煤矿工人素质普遍不高,只是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因而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经常无法独立解决,一旦涉及安全问题,则极有可能引发危险。
        2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2.1在矿井提升机系统中的应用
        对矿井作业效果的提升来说,提升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井下系统程序繁多且运行速度较高,因此,煤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影响。虽然大部分矿井企业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方案,但是实际效果不佳。通过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提升机的问题自诊能力,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简化,使其更具简单安全的特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数字化提升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2.2在矿井井下传送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运输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运输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机电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煤炭行业广泛使用的设备都实现了智能化,运输系统中也采用了传输软件和控制软件,不仅逐步提高了运输效率,而且降低了出错的概率,促进了运输的发展提高运输安全。然而,当自动控制系统进行长途运输时,内部驱动点会不稳定,对煤炭运输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3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监控系统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系统监控的质量直接影响煤矿的开采效果。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系统监控和测试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发展初期,我国将注重自主研发,使用的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煤炭企业更加重视科技融合,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最终实现了监控系统的自主研发,并在技术和监控效果上取得突破,使最终效果得到优化升级。

这为煤矿企业开展高质量的矿井作业调度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对矿井开采作业具体情况的掌握,从而提高了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2.4积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近些年我国煤炭行业的退步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确保采矿工程的有序进行,企业需要和设备生产厂家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传达自身需求,让设备生产厂家有针对性地提高新设备的功能性,以满足采矿的需求。另外,各煤炭企业也可以联合起来,开展技术交流,并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设备创新竞赛等,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
        3煤矿机电运输的智能化发展前景
        3.1深井开采系统
        矿山开采深度逐渐增加,部分老矿井整体开采深度已经超过了800m,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矿山开采事业已经整体进入了深度开采阶段。我国东北地区实施煤矿开采时间相对较长,开采深度已经超过了1000m。对于大部分没有达到千米深度的矿井而言,深度也正在逐渐延伸。在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矿井开采需要具有准确性、节能性以及高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运输要求。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正面临着制度更新和机制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系统检测,逐渐提升程序效率和准确性,预防出现设备损伤等情况发生,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提升设备效率。
        3.2智能化带式输送机系统
        只有做好运输的整体数字化优化和调速,充分实现数字控制、网络控制和局部信息融合,才能实现系统的速度控制。比如在千米矿,要确定运输战线和各种复杂的施工环节,合理使用监控系统、定位系统和信息通信系统,构建完善的长距离物资运输体系。要完成智能化系统匹配和技术优化,就需要在矿山建设中建设一个远程传动系统,以满足大吨位、长距离输送的同时。在倾斜带式输送机方面,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随机输送带,以满足无滑移和倾斜角度的要求,从而保证最终的运输安全。
        3.3无人运输
        在现有的技术背景下,要提高运输安全性,就需要研究人为因素和设备缺陷,从运输设备调度方面入手,保证设备运输的效果。无人驾驶设备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各种事故的发生,也促进了设备的更新换代。在调度方面,要合理设置地下运输,控制系统安全,把提高运输安全性和稳定性作为最终目标。在现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更先进的传输方案和智能化理念,构建完善的调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使最终的数据分析更加准确,避免材料消耗。
        3.4交通系统数据融合分析系统
        数据传输技术要求合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技术,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完成控制台的控制。它包含了多种网络传输技术,并逐渐成为信息和数据交换的一种方式。因此,有必要合理应用该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转换,从而不断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要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建立完善的指标预警模型,对风险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论
        煤矿机电设备运输是危险高发环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许多煤矿在安全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为了预防煤矿作业时发生危险事故,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注重机电运输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养,强化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参考文献:
        [1]李利勇.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策略探究[J].知识经济,2019(5):83.
        [2]刘立红.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163-164.
        [3]何彦军.关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9):162.
        [4]吴俊.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和隐患预防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0):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