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水1 任玉龙2 魏哲3
1身份证号:612526198811280038,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0526198903098514,陕西省
3身份证号:610422198410070037,陕西省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涉及多方面内容,机电安装施工是其中的关键,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进度,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论文主要对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通病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1.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特征
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机电设备安装流程比较独立,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2)机电安装施工具有广泛性特点,涉及大量工程项目,包含建筑工程的全部辅助设施,重点是消防设备、电气设备、电力系统、排水系统和动力系统,各项内容都会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3)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机电安装涉及范围较广,这就对设备专业水平、技术含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机电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
2.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通病
2.1电气配件安装问题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普遍由电气配件组装而成,各个配件中的隔离开关是接通电源的关键配件,能够通断电源,但隔离开关安装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隔离开关结构主要由动触头和静触头构成,其主要是在电气线路中配合电气连锁回路控制主电源回路。通常情况下,动触头和静触头都通过减小电气间隙和接触面积接通电路。隔离开关安装完成后,若未调试动触头、静触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会变小,进而出现氧化问题,且电热氧化会增加电阻和电流,缩短隔离开关的使用年限。除此之外,隔离开关触头和断路器连接需要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在安装配合不到位的情况下,断路器中的绝缘介质会被氧化,断路器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无法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甚至会因切断电源出现电气事故。
2.2配电箱安装问题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配电箱安装问题主要是箱体点焊开孔、管植入箱体、箱体壁厚、外壳变形,以及箱体内部设置不完善等。在混凝土墙面中安装配电箱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明确分线盒内部的杂物,理清各个导线,按照支路绑扎成熟,明确箱体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到配电箱内部,并逐个连接到器具中,最终将箱体进行调整和固定。另外,安装完成电具、仪表后,需要先校对仪表,随后进行送电,并填写卡片框中的卡片[1]。
2.3材料选购问题
管线、配线的质量问题是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主要质量通病,其主要体现在材料采购、施工投入各个环节。在材料选购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采购人员未深入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造成采购的施工材料不满足施工要求。除此之外,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比较注重材料的跟从性,普遍认为很多高品质的材料会导致施工材料成本的增加,而采购的材料无法满足实际施工需求,严重影响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材料选购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成本,会选择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出现了施工流程不规范、质量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为管线配线留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无法确保建筑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4安装工艺问题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准备阶段,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各项内容进行施工,提高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整体质量。但是,很多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部门未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不完善。除此之外,建筑机电设备类型较多,各个设备安装工艺流程也存在很大差异,缺乏相应的安装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3.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3.1优选高质量的设备材料
选择合格的设备材料为下一阶段的机电安装创造有利条件。
在机电安装项目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材料采购人员首先应深入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在多方面对比中,选择物美价廉的企业供应机电设备及材料。同时在材料进场时,应按照国家机电材料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材料数量、质量、规格的系统检验。在实际检验中,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资质文件、产品说明书,同时要求对质量保证书、第三方检验证明等资料进行系统查验。针对一些特殊的设备材料,还应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材料符合国标规范及本项目建设标准。最后,在材料入场后,应进行材料的存储和领用管理,避免材料在使用前发生破损等。
3.2加强机电设备设计管理
第一,在设计初期,项目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掌握具体项目的建设环境,从源头上减少项目与施工环境不匹配问题。第二,在具体设计中,应注重BIM等现代设计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可在相应设计软件的支撑下,进行复杂区域综合管线、大型设备机房安装的可视化设计,减少设计误差。第三,在完成设计后,应进行项目设计的审评管理,针对具体的设计问题,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3.3规范机电安装技术应用
3.3.1设备定位安装
机电设备安装前,首先,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开箱检查,并对设备的数量进行清点,核对设备型号,确保设备质量满足项目应用需要。在安装中,应确认设备的安装位置,现阶段,整体安装与解体安装是节点设备安装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其次,应对安装场地进行平整和规范,确保机电设备与安装环境的匹配。另外,应根据设备定位的要求,进行具体设备安装偏差的控制。最后,在设备定位后,应对设备底座的稳定性进行控制,即当底座确定后,应在螺栓灌浆工法的应用下,确保底座四周的振捣均匀,避免倾斜现象的发生。
3.3.2电气系统安装
其一,进行电气安装基础的管理。比如,在土建工程施工前,需做好电缆电线进户时所应用的止水挡板建设,同时还需对穿墙管的预留与预埋进行布局,确保电气工程设备的长期使用,避免防水层出现渗漏问题。其二,在电气主体施工中,应按照分层、分区域的要求,进行电气电缆的铺设,同时应做好电气项目与土建项目的配合,如在安装完配管、开关盒后,应避免其他项目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三,应做好交叉管线的避让处理,确保电气电缆管线应用的安全性[2]。
3.3.3规范弱电安装
弱电系统包含了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诸多单元,其具有设备成本高、安装周期长的特点,弱电设备安装队友设备的后期应用具有深刻影响。弱电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中,先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软硬件设备安装满足实际需要,同时应加强中央主机安装质量的控制,通常,在主机房成型后方可组织中央主机的安装作业。此外,在弱电安装中,应格外重视弱电线路的安装,尤其是要重视穿孔线路的安装,确保设备高效运行。最后,在弱电安装期间,要注意对安装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实现安装人员的有效引领,并且应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顺利将机电安装工作落实到位。
3.3.4机电管线安装
其一,在管线基础构架平面定位中,应重视综合平衡技术的合理应用。结合施工实际可知,管线的定位精度受外形、尺寸、保温层的厚度影响,对此,应分析各种管线的间距、位置关系,实现管线高精度管理。比如,在筒灯、喷淋头、消防喇叭、风口等部位安装管线时,应按照“先大后小、先主干后分支、先重点后次要”的要求进行实际安装。其二,在管线基础构架标高布置中,一方面,严禁管线出现翻弯情况,另一方面,要进行控制大管道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高度差,上部管道要与梁底紧密贴合。此外,在管道竖向布置中,应将风管、水管、电气配管按照从上往下的要求布置。其三,管线安装中容易出现交叉碰撞问题,现阶段,综合管线平衡技术在管线交叉碰撞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该技术进行安装技术管理中,应按照“小管让大管、压力流管道让重力流管道、冷水管让热水管”的原则,进行管线的避让处理,提升管道的顺畅性。
4.结束语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其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复杂程度高,这就为实际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带来了一系列施工质量通病。因此,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机电设备安装特点,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媛媛.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4):137-138.
[2]张振荣.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