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赵建军
[导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工业企业各种所有制形式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也在增加。
        赵建军
        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    山西晋城  0484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工业企业各种所有制形式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也在增加。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的转变,增强企业活力,但也给职业卫生管理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专业卫生管理,达到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又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目的。本文就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职业卫生管理;有效措施
        一、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1接尘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计划经济使其国有煤矿均按煤炭企业规模配置厂矿医疗机构和职业卫生医师,承担煤矿职工职业病防治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私有制煤矿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主为了减员增效,基本上都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取消,有的煤矿表面上存在职业病防治机构,也是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而虚设。因此,煤矿职工职业健康实际上出于无人管理的状况,煤矿企业管理者对突发的煤矿安全事故高度警惕,而对职工的慢性健康损害影响却不够重视,事实上因尘肺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早期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尘肺引起的劳动能力丧失、医疗护理、减少产值及死亡抚恤等造成的损失高达50亿元。
        1.2职业健康监护得不到落实
        由于煤矿粉尘接触工人多为农民轮岗工人,工人流动性较大。为了节约成本,煤矿企业很少对新员工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导致不少煤矿职工的基本健康状况不清,不排除职业禁忌。这不仅使劳动者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而且使使用单位承担不应有的损失。
        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率低,覆盖的工人和岗位少,特别是从事危害严重的岗位长期不能及时体检,职业健康损害不能及早发现和转移。职业病诊断是在职工因其他原因发现明显肺部病变后才推荐诊断的,这在日常诊断中是第一次遇到的,才诊断出Ⅱ期甚至Ⅲ期的尘肺病。在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地区,煤矿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差异性是明显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乡镇煤矿,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
        1.3作业场所粉尘危害严重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工作场所硅灰、煤尘有明确的接触限值。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工作场所的日常监测任务,一般为一年一次为检测周期。但由于作业类型和作业场所变化较大,受生产负荷、防护设施开启情况、作业方式、气候因素等影响较大,难以反映煤矿整体危害情况。总粉尘浓度小于246mg/m3,呼吸性粉尘达到46mg/m3,样品合格率小于50%。
        二、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设置警示标识
        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的要求,在入口和卫生活动区设置职业病知识公告牌和粉尘危害告知牌,并在作业场所设置粉尘、噪声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随时提醒员工注意职业危害防护,大力营造健康、身心全面的安全环境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2.2在粉尘酷治方面
        矿井地面应按规定设置静压池,地下停车场、主巷道、转运点等处应铺设防尘供水管道,满足矿井防尘需要。按照规定,棚内安装了隔爆水袋,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尘给水系统。

各主运输巷、回风巷、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储煤口的防尘给水管道已铺设到位,水幕、喷淋装置已按煤矿安全规程安装,并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系统。一是严格落实防尘综合措施,加强防尘监督检查,开展综合防尘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二是加强防尘设施管理,在所有工作面和工作面安装水管和喷淋装置,在各转运点安装喷头,在煤流系统安装红外线自动喷淋装置,在采煤工作面安装风净水幕,锚喷巷道安装喷水除尘风机,安装水电连锁喷淋装置。生产装置内设有内外喷淋装置和机架间喷淋装置。三是加强除尘管理,严格执行煤尘洗选制度,按巷道断面划分责任,大大减少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四是在洗煤厂动筛车间和主洗车间安装除尘风机,在动筛车间安装带式输送机密闭罩,避免煤尘外溢。
        2.3在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方面
        建立了完善的气体检测体系。矿井配备安全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瓦斯、风速、风量、一氧化碳、温度等环境参数。采煤工作面及各掘进工作面均安装瓦斯、一氧化碳、温度传感器。在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可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实现超限报警和超限自动断电功能。安装了煤气检测智能管理系统。将气体、二氧化碳和温度数据输入系统。检验结果经中心站计算机处理后,进行统计查询,生成报表。这不仅保证了瓦片检查员的工作到位,检验次数符合要求,而且为有关领导及时了解现场资料和瓦片检查员的工作情况,做出各项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切实加强瓦片检查员交接班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严格执行瓦片检查员跨班交接制度,确保生产现场气体管理的连续性。同时,严格执行燃气日常审批制度、燃气巡查制度和瓦工报班请示制度;落实瓦工“一岗多岗”制度。除测量各测点瓦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外,还要求瓦片检查员对通风系统布置、通风设施完好性、局部通风、采空区封闭情况、防尘设施使用情况、作业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区域内的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及时报告问题提前预防。
        2.4在噪声防治方面
        一是对井下所有噪声作业场所制定了噪声防治措施,并在现场严格执行。二是用低噪声设备代替噪声发生设备,消除声源噪声。目前,所有掘进工作面均安装了低噪声局部风机,有效降低了噪声的危害。三是对主通风室、压风机房、主提升机房等噪声危害作业点安装隔声降噪设施和隔声操作间。同时,采用远程集中控制操作,减少噪声作业场所人员,增加无人值守点,减少作业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有效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四是对选煤厂噪声治理进行改造。选煤厂动力筛车间和主洗选车间进行了降噪处理。带式输送机采用封闭盖密封,溜槽为隔声复合结构,吸声板安装在墙上。
        2.5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
        煤矿按照《职业病防护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对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检测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通防工区配备专职人员对综采工作面和各掘进迎头、洗煤厂的总粉尘和呼吸陛粉尘每月测定2次,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查每班不少于2次。
         结语:
        基于此,在煤炭企业的管理中,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工作条件艰苦,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发挥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协调作用,还要严格加强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按规定加强对职工的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转岗、早治疗,对职工健康负责的,也是维护企业利益的。
     参考文献:
[1]孔令文.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73-4774. DOI:10.3969/j.issn.1671-5098.2007.34.089.
[2]夏庆春,张利军,边新权, 等.现代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初探[C].//华北地区职业卫生协作组.华北地区第十七届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182-185.
[3]李俊峰,王凤新.赤峰市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对策初探[C].//华北地区职业卫生协作组.华北地区第十七届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48-50.
[4]徐向东,韦荣宣.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初探[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3):16-17. DOI:10.3969/j.issn.1673-193X.2004.03.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