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0月第6卷30期   作者: 戴建军、王炳国
[导读] 现阶段,城市化在不断地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改善,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戴建军、王炳国
        青岛西海岸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 要:现阶段,城市化在不断地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改善,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旧有的市政道路,只有通过完善、合理地改造,才能实现市政道路的功能和景观环境的改善。在市政道路改建工程的众多内容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化改造具有快速、经济与环保的特点。把混凝土路面改造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解决路面的缺陷问题,也能够节约成本,但是很多道路改造之后,会出现反射裂缝或网状裂缝,产生很多的问题,为了促进景观环境得到改善,在市政道路改造时要非常重视道路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引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市政道路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同时这也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面施工改造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内容,路面的施工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为了实现高效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就需要重点的关注道路路面,通过技术性手段和严格的管理,解决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存的施工问题,打造顺畅的城市交通体系,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2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施工难点
2.1 防反射裂缝
        对于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反射裂缝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利影响:反射裂缝会导致防水性能下降,路面应力和变形的增大,破坏磨耗层沿裂缝。因此,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是本工程的施工技术难点之一。
        在城区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中,为了防止反射裂缝产生采用的主要控制手段包括以下几点:
        (1)对质量差、板裂严重地老路采用碎石法处理。碎石技术是将旧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采用专用的破碎机械破碎为2cm~40cm粒径的咬合嵌挤碎块柔性结构。破碎的块体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就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残余强度,破碎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基层的改造并且铺设了沥青路面,本工程的破碎方法是共振破碎法,破碎块体的粒径能够控制基层的强度并且合理地破碎粒径能够防止铺设路面早期产生反射裂缝。因此,破碎层的粒径控制是技术应用中的重要问题。旧有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一般在20cm~28cm之间,破碎后表面块体的粒径一般小于下部块体的粒径。通过试验段的实践发现,可以通过调整破碎机械的转速和频率来达到破碎后的块体处于理想的粒径范围之内。
        (2)铺设玻纤土工格栅。玻纤土工格栅既能够加强铺设的沥青层,同时也是一种防水层,能提高覆盖层的抗疲劳开裂和抗变形能力。土工格栅应沿路面纵向铺设,注意搭接及铺设平整。铺设时,采用用尼龙绳、涤纶线或U形钉进行连接,搭接宽度应在200mm以上,还应注意避免在铺设过程中格栅出现扭曲、折叠和重叠的情况。

格栅可采用钩头钉固定,固定的间距是1.5m~2m,在土工格栅铺设之后要在48h内进行填筑,填筑时需先两侧后中间,填料应卸放于摊铺完毕的土面之上,不可在铺设好的土工格栅上直接进行卸料,卸料高度不能大于1m。在第1层达到压实虚铺厚度之后,根据设计的压实度进行压实,压实后反卷格栅,回包绑扎于上一层格栅,锚固稳定后,填土进行反卷部位的保护。
2.2 接缝处理
        在城区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中,路面裂缝和填充材料施工,必须使用切割机和清理机彻底清理混凝土路面上的杂物和多余的土壤。如果路面出现新的裂缝,可用高压水枪或压缩空气机彻底清除路面裂缝中的灰尘,能够很好地保护路面,表明了密封内部的清洁度要高于总深度的设计高度,同时饱和度要和路面的表面达到一致,而且在路面中心和表面增加1mm~2mm的误差值。另外,在路面填筑工作中,要保证所用材料的均匀性,填料的厚度需要与路面一致,避免出现漏水、渗水造成路面开裂的问题。
3 其他管理措施
3.1 前期工作协调与质量把控
        对于城区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在项目审批立项之前,要经过了充分的考察、筹划、规划设计,对于涉及民生发展和城市规划需求的方方面面均进行了严密地分析。规划设计只有在做了充分地实地调研、收集了足够多的样本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最科学、合理地工程蓝图。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了各方因素会带来的影响,包括不可控的自然条件、原场地地下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现状实际,只有整体考虑,让施工方做足前期准备,才能使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同时在施工过程加强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有机结合,做到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根据现场据实同步调整,工程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3.2 施工过程中质量与进度把控
        对于城区道路改造整治提升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的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来说,质量控制都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防止、避免各种对施工质量可能造成危害的不利因素,提升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的质量。对于进度把控来说,市政道路工程一般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确定了施工的起止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把控,制定好合理地施工计划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政工程如期竣工。同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诸如天气情况、人员配备、设备故障、材料配备等)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改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极其关键和复杂的问题。市政道路工程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施工管理就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将施工质量、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落实到具体工作。要分析和把握影响市政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强化市政道路改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意识,准确把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难点,重视道路改建工程的进度和安全。在甲方、乙方以及第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履行各方合同,做好本职工作,方能有序推进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戴金龙. “白改黑”工程中沥青加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19(4):89~90+110.
        [2] 邸旨凡.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J].科技风,2020(1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