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丁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子路中学 山东 济宁 273200
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展实验教学,以便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理解各个知识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在学习物理学科时,创新能力、实验能力等都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样才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在初中物理学科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实现更进一步的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使其有更长远的发展,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需要学生具有多项能力,为理解各个概念、原理以及现象创造条件,如果学生没有探索精神、求知欲,难以提升其物理方面的学习水平。通过开展物理实验,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实验经验,甚至是学习经验,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遇到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由此可见,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推动其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物理学科中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关,内容也比较复杂,通过实验教学的创新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转变实验教学思路,丰富实验内容
物理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此来达到认识物理、了解物理的目的。众所周知,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可以使其回归到生活中,而实验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消化其中比较复杂的知识点,从而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其学习学科知识的热情。所以说实验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实验教学更是不容忽视的。实验的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为学生拓展物理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实验教学还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可以在课下让学生进行各种物理小实验,这也是拓展视野的重要渠道。不过大部分实验都是在固定的实验教室来完成的,这里有完善的实验工具,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性和实验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可以找到学生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入手点,使其可以积极加入到实验教学中。比如,在进行“认识浮力”这节物理知识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测试工具,可以是自己平时接触到的各种饮料瓶,也可以是兵乓球、橡皮等,以学生喜欢的物品作为实验对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思维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教师要耐心教导,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教学的开展重要的是过程,由于初中阶段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并使其顺利找到答案。这里提到的指导不是指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地调拨,使其有更清晰、准确的思路,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实验教学更加顺利。实验教学是在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才正式开始的,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此来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创新。比如,在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实验之前通过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最后针对学生的回答粗糙程度、接触面大小、压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实验,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计划,自主探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调动了他们的自主性,为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也使其树立了良好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实验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要对物理知识进行合理猜想,然后大胆求证,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发现了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然后才有了万有引力的定律,这些都源于对事物的大胆猜想,这也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要鼓励学生对物理现象去猜想,并合理预测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拓展了学习途径,还提高了其物理学习能力。比如,在对“电流的热效应”进行科学探究时,可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猜想哪些生活电器用到了电流的热效应,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便利。最后让学生猜想一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果得出的是否定答案,要为学生讲述清楚具体的原因,让学生学会追根究底,对待问题不要模棱两可。猜想是创新的动力,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在学习和实验时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实验。初中阶段开展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为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学科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想要从根本上弄懂物理知识,离不开实验教学的开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理解起来也更加方便,让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这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理解和探究,促进了思维的转化,也帮助学生提高了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家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0):80-81.
[2]杨建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69.
[3]李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