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巧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子中心学校753400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点,而现代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应注意将思维培养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思维导图是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的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整理使用者的思路,拓展使用者的思维,可以起到思维训练的作用。因此不少学校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诚然,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教学;解决方法
数学具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比如说概念庞大抽象,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等。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应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很多的学校选择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与其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直观形象的优点,给很多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深入推动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的应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笔者将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处理方法,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作用。
1.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1.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深入的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不完整。
(2)学生不能深入了解课本,不能正确判断在一章节中,各个知识点的重要层次,所绘制的思维导图难以体现重点。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知识点的遗忘现象,不能够完整的梳理知识点,导致思维导图不完整,起不到整理思维、巩固学习、发散思维的作用。
(4)学生有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心有所感,但是自身能力有限,不能按内心想法绘制出自己想要的思维导图。
1.2教师方面的原因
(1)很多教师不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使用或是不重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即使绘制好思维导图也不能在教学中起帮助性作用。
(2)大部分教师缺乏自身的技能水平。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的教学前没有认知研读相关书籍,只是向学生泛泛而谈如何如何绘制之类。思维导图的绘制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点的汇总,是要体现一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开拓发散。教师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制图效率低下,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
(3)教师对思维导图教学不重视。教师之间很少在课堂下进行相关的沟通讨论。教学应该只是个人的工作,教师之间应及时进行讨论与交流,若各执己见、一意孤行,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4)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下,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教学而非思维教学,在个别家长强调“分数至上”的环境下,很难开展如思维导图这种形式的思维教学。
(5)思维训练是个长期工作,部分学校使用了思维导图参与数学教学,但在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成效,便草草判断其为无实际作用。思维导图教学“胎死腹中”。
2优化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方案
2.1在正式进行思维导图教学前,学校应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思维导图培训和学习,通过阅读有关思维导图的书籍,收看相关讲座、教育期刊来充沛教师的理论知识,使教师可以得心应手的绘制完美的思维导图,并能灵活自如的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如备课、复习的过程中去,教师自然也就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制作、使用思维导图了,真正发挥思维导图对于数学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
2.2在开展思维导图的使用时,应注意向有异议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工作,如: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教学质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构造知识框架、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到这些,教师和家长会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开展思维导图式数学教学。
2.3在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注意积极开展教研会。教研活动对思维导图的教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研会上,对思维导图式数学教学有一定心得的教师可以积极的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让没有足够能力开展思维导图教学的教师吸取经验,应用于自身的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教师之间还可以利用教研会,共同探讨在开展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或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师甚至可以选出教研组长,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统一备课,商榷如何最大化的发挥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4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提前给学生标注重点,方便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区分中央关键词、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不至于在绘制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还应抽出单独的时间,向学生详细讲述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本人在实际教学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是想得到关于思维导图哪方面的指导,调查结果展示几乎全部的学生选择了如何梳理思维,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如何扩充思维导图、如何从别人的思维导图中取长补短。由此可见,学生是有积极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学习的意图的,教师也应相应的给予学生思维上、方式上更多的帮助。
2.5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检查、评比。笔者在进行“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使用了思维导图式教学。在课堂上,笔者抽出时间对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公开评点,向全班同学指出并纠正绘制思维导图时的不足之处,如:不主动提炼关键词、照搬课本上内容、知识罗列无逻辑关系,又或是制图杂乱,不利于复习使用等等,展示优秀的思维导图。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导图的绘制、使用方法。当我开展下一章“分数混合运算”
的教学,进行相同的评点活动时,发现以上问题明显减少,学生的制图逐渐趋向系统化、整洁化,甚至有不少学生试图构建下一章“观察物体”的大纲。评点会后,我又依据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情况,对知识点掌握不足的学生进行了额外的指导。
2.6积极利用“互联网加”。线下的纸质绘图缺点明显:不易保存、不易修改。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利用互联网在家线上绘制思维导图。一来解决了保存和修改的问题,二来可有效缓解课堂时长不足的问题,保证知识教学的质量。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海量资源,让学生借鉴其他学校学生的制图或是更为快速简便的制图方法,达到教育信息的及时更新。
3结束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可以加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抽象、零碎内容的汇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式教学已得到诸多学校老师的认可,希望本文给出的解决方案可以推动进一步思维导图式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论坛,2020,68
[2]沈萍.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