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玉清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中流小学 537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技成果应用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在教育领域中科技成果的应用,成功地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所以现代教育应该不断地创新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有效结合方式。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并且以小学教学中的内容为案例,展开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数学教学;融合;圆的认识
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科技成果,同时也是应用价值较为出众的技术。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同时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优势。基于此,教师要逐渐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同时创新出更加丰富的应用方式。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由被动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性的学习,继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喜好,并且将喜欢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此一来必然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其次,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案,以此避免出现“生拉硬套”的现象。最后,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需要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可能性”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教师通过了解发现小学生对动画元素,有着强烈的喜好,所以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就是就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动画元素。如,教师运用动画向学生展示“抽奖活动”的过程,并且将抽奖的结果,也以动画的元素展示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在充分动画元素的学习氛围中,必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为了进一步体现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在备课的时候,采用自己录制视频的方式,将教学知识重点和难点,以新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能性”教学中涉及计算,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计算的方式录制成视频,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教学所面对的受教群体,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孩童,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通常存在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首先,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的教学。其次,教师还要认识到,知识源自生活也将用之于生活,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尽量以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为基础,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有效融合中,教师还要重视教学评价和总结工作。通过应用现代技术对教学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总结,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改正和补强措施。
例如,教师在开展“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活动时,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讲解。如,教师可以在网络资源上搜索生活中的“多边形事物”,像是“正方向的花园”、“长方形的停车位”和“平行四边形的电动折叠门”等。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能够正确的认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就成功地实现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然后,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求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作出讲解。如,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变为一个长方形,此时学生就可以运用长方形公式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中,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首先,教师应该尽量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如此一来就能够起到扩展学生思维层面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尽量凸显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展开探索,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例如,教师在开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三维动画,学生在观察动画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合理的引导性问题。如“动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之处有哪些”,或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何不同”等。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必然会结合三维动画探索答案,有的学生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由6个面组成”,而有的学生则提出“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由12条棱构成”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三维动画的方式,以及配合教师的问题引导,不仅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同之处,还能够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以此达到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形式,是当下教学方式创新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融合教学活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培杰,牛伟强,熊斌.国内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04):96-102.
[2]任莉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策略[J].考试周刊,2020,(4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