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停停
菏泽市东明县三春集镇汤官营小学 山东 菏泽 274500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以此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方面,使其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可以让其拥有愉快的心情,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本文对小学数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旨在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主导,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听讲,这样会使枯燥的数学课程更加单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数学科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也是极其有利的。
一、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时期的学生比较活动好动,爱玩爱闹,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高了他们的接受度和参与性。在教学中,参与主要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为主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把握游戏的时机和条件,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其自行转变学习模式,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而如果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模式中,其智力难以开发,思维也得不到锻炼,所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非常重要。小学时期学习到的内容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为此要做一些很细致的安排,通过详细地讲授数学知识让学生获得全面教育,以此来肩负起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游戏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身份,在设置游戏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其按照游戏规则发挥自己的数学优势。为此,可以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的练习,让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完成计算,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自主性的目的。
二、设计教学情境,体现学习乐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趣味性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基本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设置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也是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小学是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教师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要盲目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先了解他们的兴趣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他们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初中以及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情境的构建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阶段不同喜好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就不一样。所以对于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可以设置一些故事情境或者生活场景,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拉近他们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学习起来才会有亲切的感觉,也比较引人入胜。而如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可以设计一些复杂的需要开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情境,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使其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学习过程也比较生动有趣。
三、开展实践教学,收获学习乐趣
小学生的思考方式比较简单,思维也比较单一,所以理解数学知识时反应比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的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其可以沉浸到教学中,解题思路也比较清晰。同时,实践活动的安排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是极其有利的。而且小学生对实践活动通常都会抱有积极的态度,可以快速融入进来,进而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其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也可以有效激发出来。另外,把实践活动和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可以使其以后的社会生活更加顺利,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涵盖着许多需要实践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也可以成为教师组织实践活动的素材,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之,对于数学学习自主性的培养,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置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及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性的培养也就可以快速实现。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并且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公海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02-102.
[2]董丽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学周刊,2020,000(011):P.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