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 山东 滨州 251700
摘要:近年来,有关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试题频繁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电学实验教学时,一定要抛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讲解方法,而是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流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探索力,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创新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需要学生自己动手验证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肩负起课堂组织和引导的重任,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并且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教学,从而不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层次探索。
一、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层次不够清晰、内容局限
物理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很多知识点存在着上下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教材时需要带领学生循序渐进、抽丝剥茧,指引学生一步步探索出知识的本质真相。但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教师都是以让学生牢记知识点为最终目的,忽略了教学的层次性,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会做题但不知道其中的真正含义,也就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也往往局限于书本教材,没有为学生进行有效延展,导致学生不能建立起生活与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导致学生会做题、会考试、但却不会应用。
(二)教学缺乏实践性内容
众所周知,所有的知识最终都将作用于实践中去,才可能发挥出知识的巨大价值,才可能带来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所以,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最本质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深刻掌握电学知识原理,并能够以此为依据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电学现象。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大多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内容,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对电学公式进行简单推理,同时机械背诵大量的公式、电路图等枯燥的知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一定厌烦心理,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偏于理论性,而忽视了实践性。
(三)课堂缺乏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但是初中物理的知识点相对复杂,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教师的授课方法也大多固定,通常是:分析概念→提出公式→例题解读→习题巩固,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得物理课堂更加沉闷单调,电学实验教学同样如此,固定的实验内容、固定的实验器材、固定的实验方法,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调动,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抵触心理。
二、改进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深入分析实验原理和方法
整个电学实验的设计流程和结果都是以实验原理为设计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也都可以通过实验原理来进行解读与分析。实验原理作为整个实验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
例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实验器材,例如电流表、滑动电阻器以及电压表等,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实验仪器的基本构造、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正确处理实验误差等。通过教师演示简单的电学实验,学生则可利用书本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电路示意图,从而将知识物化,并且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够将具化的生活现象转化为抽象的知识,建立起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二)融入生活元素
鉴于物理这门学课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为学生融入生活元素,建立起书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用生活案例来解读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书本中的物理知识寻找生活中的对应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系统的物理思维体系。对于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来说,教师也要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的为学生引入生活元素,让实验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与魅力,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电路连接的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仔细阐述串联与并联的实际区别,但是如果单纯依靠书本的公式和概念,学生在理解起来一定会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例,为学生具体解读串联与并联的本质。路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路灯坏了绝不会影响其他路灯,学生们经过思考,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联的概念和性质。然后在学生理解串联和并联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入电流与电压的有关概念,这时需要让学生思考:在电路中应如何安置电流表与电压表并给出具体原因。这一问题也需要学生对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工作原理做到深刻理解,由于电流表具有较小电阻可将其看作为导线,所以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具有较大电阻,只有通过并联的方式才会获取正确的电压值。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教材
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实验在物理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教学目的也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物理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解读物理概念,并打破思维定势,用更加严谨的物理思维体系来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难度。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是一项相对简单的实验,不仅实验仪器少,而且目标明确、数据易得,但是在现阶段的物理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占比时间相对较少,受时间的限制,电学实验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以教材内容为主,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丰富教材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电流、电阻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态视频将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一呈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电学实验来验证电阻公式是否成立,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比例不断增大,并且已经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成为学以致用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琴.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8.
[2]陶天佐,袁先忠.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及优化[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88.
[3]刘春青.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7(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