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刘明鸣
[导读]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如果想学数学工作者只是一味地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会感到数学学习十分的枯燥、乏味,数学学习的效率也可想而知。
        刘明鸣
        威海市普陀路小学,山东省威海市,264200
        摘要: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如果想学数学工作者只是一味地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会感到数学学习十分的枯燥、乏味,数学学习的效率也可想而知。所以在未来的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数学能力得提高。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应用
前言: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所以他们的认知意识还不够完善,对于事物的认知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会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认为数学这门学科十分难学,并且感到迷茫和无从下手,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成果。所以说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且高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利用多样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且欢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一氛围当中轻松地进行数学知识点和数学内容的学习。
一、运用多媒体展开数学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教育大国和网络大国,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渗透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当中,目前信息技术也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多媒体信息技术是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为一体的高智能设备,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为学生展开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将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或者是视频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例如,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这一章节内容,需要学生正确的去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但是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图形,他们对于图形还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所以无法准确的在脑海当中去构建和想象图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例如篮球、足球、快递盒、魔方、衣柜等等实物,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真观察,加深学生对相关图形的掌握和认知,以此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游戏展开教学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游戏是他们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趣味性小游戏,以此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改变数学教学枯燥性、乏味性的教学特点,增强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小游戏,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游戏的规则是邀请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作为表演者,其余的学生是猜测者,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给表演者看,卡片的内容是写着数字几点几分,表演者在看了教师所出示的卡片之后有30秒的考虑时间,之后表演者必须用手臂当做分针和时针,并做出与卡片的数字相应的动作,由猜测者根据表演者所做出的动作进行钟表时间的猜测,猜对则为胜利,猜测则需要继续表演。比如说,卡片的时间点是9:00,表演者则需要将一只手臂高高的向上举起,将另一只手臂举到与这只手臂垂直90度的方向,用身体表演出时间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理解和记忆得更加深刻。
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具体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等等,为学生构建一个与之相应的虚拟的教学场景,利用这一教学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情境教学法是实现趣味性教学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的根据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为学生构建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完成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法具有活泼且传神的特点,能够将数学教材当中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运用形象、逼真的手段表现出来,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高效交流和沟通。
        例如,在进行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关于超市的视频或者是图片等等,并且将事先准备好的商品,如羽毛球、铅笔盒、毽子等等物品摆在讲台上,并贴好价格。接下来,再邀请两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一位同学扮演的是收银员的角色,另一位同学扮演的是顾客的角色,扮演顾客的学生需要准确的算出自己所购买货物的总价格,并向收银员支付人民币,扮演收银员的学生同样需要准确的计算出顾客所购买商品的总价格,并向顾客收取相应的人民币或者是进行找零。之后再让两位学生互换身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对于人民币有一个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知,同时还能够巩固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练习,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总结: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难点,同样也是一个重点。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开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此活跃课堂的气氛,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教学氛围当中,更加轻松地进行数学知识点和数学内容的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夏佳朋.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20,(14):28.
[2]黄阳美.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