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如何实现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王飞
[导读] 初中学习阶段作为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开始时期,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成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王飞
        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264309
        【摘要】初中学习阶段作为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开始时期,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成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要适当改良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在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在互动中,教师得到自身教学的相关反馈,学生得到教师的及时回应,让学习更加高效。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打开思维,自主探索才会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如何实现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有效互动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字】初中化学 有效实现 互动教学
        【正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有效互动,共同发展。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堂中应当有平等的参与感,同时都应为课堂学习的受益者。在互动式的教学中,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得以进步。互动式课堂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相结合,使两者共同促进。
        一、目前初中化学课堂互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教学的本质来看,课堂教学过程应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往过程,但是在当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并没有明白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而是接着问题提问,“谁有想法可以说一下?”“谁想出来了?”之后老师会象征性的点一个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没有清晰的思路和答案,只能含糊的回答一下。这样一个回合下来,所谓的互动式教学知识停留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教师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认清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会因为不注重有效互动而忽视学生自主思考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已经习惯于被动式的知识传输,从而没有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没有真正的互动,双方得不到真实的反馈,不易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所以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互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化学课堂实现有效互动的方法
        2.1、以能力培养为主,知识传授为次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相较于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应为课堂的主线,化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并合理运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现互动式课堂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不能单单以知识传授过程为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由于思维方式不同,看法也会有所区别,此时教师要充分体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利处,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加以指导,使其能力得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在教学和学习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基础,因材施教用合理的方法引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索,深入思考。

当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动脑筋思考并踊跃发言,重视并接纳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而不是过分注重学生想法的对或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想法被理解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开心的课堂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就感。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互动氛围
        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互动氛围的营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为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空间,在每堂课上随机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使停留于形式上的理论互动式教学转变为真正的交流互动过程。
        例如九年级化学中的《燃烧与灭火》,就是可以以此为主题,设定一节实验课,主要是以蜡烛的燃烧与熄灭为例,对学生展示燃烧的条件。教师可以提问题的方式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导入:大家都看过蜡烛燃烧,但是大家知道蜡烛燃烧的条件吗?这节实验课,我们将以蜡烛的燃烧为例,带同学们探究物体燃烧的条件。之后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带领学生预习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并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蜡烛的燃烧条件是空气、可燃物等等, 在得到可能的答案后,在进行对实验验证方法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指正,提出建议,而教师作为本次课堂的引导者,可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加以指正并正向引导。确定可行方案之后,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实验感想和收获,注重营造互动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
        2.3、教师丰富教学方法,促进互动式教学环境形成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互动式教育的开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中已经普遍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PPT图片、动画等方式将化学中的知识形象的展现给学生。
        例如八年级化学中的《化学反应》,教师将化学反应中化合物所含离子的变化过程通过动画具体的表现出来,学生通过动画的形象描述可以帮助自身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知识在影像中的直观表现,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高强度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课堂中的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纪录片或影片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之后鼓励学生在课下对影片中所获得的课外知识进行交流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互动式教学环境的形成。
        【结束语】在当下的教育课堂中,教学被视为一种双向的活动,在教师教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获利。通过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实现将教与学相统一,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达到高效性课堂。具有有效互动性的课堂可以使教授促进学习,以学习促进教授,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使整个知识教授过程处于高效状态,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得到了高效率的学习效果,能力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1]徐秀萍.谈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如何实现[J].中国新通信,2020,22(02):176.
        [2]尚莲荣.也谈课堂“互动”教学[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01):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