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梅 曹洪霞
山东省潍坊新华中学261041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教育局在教育内容上又增加了一些新东西它叫核心素养。这一次的新课改对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同时,这也要求老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课堂的效率提升上去。下面本文主要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简单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它可以持续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且它可以帮助人在这个社会上能够更好的生存下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这种能力是抽象的和不为人所感知的,它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去感悟和理解它,然后再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和学习这种核心素养,因为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我们已经逐渐的把这一种能力融入到学生所学习的课程中。比如:地图的判断能力、区域的认知能力、和谐人地关系的概念等等内容。我们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在初中的教学时间安排中,给予它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好像是就每周两节课,这就要求老师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很好的培养和掌握这种能力。
1.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们知道我国是应试教育,在教学中老师是很注重学生的成绩,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东西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分数,从而有时候会忽略在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而且这种能力提出来的比较晚,在以往的教学内容里也不怎么包含这种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进行课件的准备时并不会太多的把这种能力考虑进去,所以老师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2学生对地理课的不重视,缺乏积极性
以前我国进行中招考试,只考语、数、英、政、史、物、化这七门学科,地理和生物在初中只进行教学而不进行考试。孩子们都会对其产生一种不重要的想法,对其不重视而且在学习中也并不认真只是想着把这一堂课糊弄过去,应付这一节课而已。而且,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并没有按照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课堂,他们只是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把大纲里要求的知识点讲解一边让学生了解内容就可以了,内容枯燥乏味,教授方式单一,以至于学生对其毫无兴趣。所以虽然学生在上这一节课,但是他们并不能掌握这节课的精髓是什么,就更别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了。
1.3内容的单薄,时间的缺乏
我们考虑到孩子在初中阶段需要学习很多门学科,所以在设置一些学科内容时,就相对于重要的学科内容会减少,尤其是地理这一门学科,它本身就是包罗万千,是许多学科的内容都能在地理课上找到,但为了减少学生们的负担,编教材的老师会有意的减少一些书中的内容,以此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但这样就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地理学科的特性。另外,因为地理这一学科不用进行考试这一环节,以至于大部分人都认为它很不重要,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进程中对它安排的时间是非常的少,每周只是两次,而且到初二和初三的时候学校都不会再开设地理课程。
而到高中学生为了高考,不得不去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这样就造成了一个这样尴尬的局面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脱节,孩子们只在初一接受我地理知识,而后不再进行,但进入高中为了参加高考,又不得不去学习地理知识,这样不仅不利于这个学科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
2.更好的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分析
2.1老师改变传统观念,提升自身水平与能力
老师要积极紧跟我国教育方针的改变,积极了解新政策所对学生的要求,把它吃透能清楚。这样就有利于老师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方向,不至于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偏离原有的轨道,这样有利于老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在新课改中,国家教育中心就明确提出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与重视,这样也就大了老师对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另外,老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首先,老师应该先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因为核心素养这一能力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提出来的一种能力,所以老师要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自身先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所需要人才。
2.2改变传统课堂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课堂中进行传授知识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少的可怜,这中讲课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理念,而且这样的讲授方式也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老师要积极的改变传统讲课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给予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自主的去进进行讨论与学习。比如: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许多学校已经安装上多媒体,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课的学习,在多媒体上学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了解到许多课本上不曾出现的内容,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它包含的知识面很广,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在地理课上接触到他们曾经不能接触到的东西,本身上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一切陌生事物都存在着极大的探索性与积极性,所以我们要利用好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来安排地理课的内容,从而可以让他们对地理课提高兴趣,也让他们感受到在玩中可以学到知识,在学中又可以感受到玩的快乐,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3结束语: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地理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因为地理课这一门学科里有很多东西,学生可以在其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和内容,比如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地图的判读、区域的认知能力、人地的和谐发展等等一系列内容,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更要正确的认识初中地理教学,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初中地理教学纳入考试范围,这样可以提高学校和教师对其地理课的重视程度,这样更有利于初中地理课上核心素养这一能力的培养,更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者。
参考文献:
[1]陈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74+78.
[2]杜洋. 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胡新慧.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