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延安市黄陵县黄陵中学(陕西省) 727300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以及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现下课堂教学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相关知识,还要通过相关知识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述,引导学生重视历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历史进行自身学习,从历史教学知识中提炼出可以促进自身成长的内容。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培养;教学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与核心。对于高中历史,属于文科类型的知识,涉及较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体现很多事情,促使学生树立相应的观念与态度。在开展教学课堂时,教师要注重以历史教学知识作为核心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与品格,从多个方面与维度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本质教学目标。高中阶段,学生对于事物已经有基本的认知,具备较为完善的思维,也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问题的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与指导,促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正确看待历史。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概述
对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要求教师在基础的历史知识上进行相应的反思,充分为学生讲述与解释相应的教学知识,通过历史知识渗透学生相应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自我反思,对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进行一个有效的规划。以史证人,可以明得失。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相应的历史观。另外,对于历史时间观念方面,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与研究,能够梳理出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了解历史的兴替。此外,培养学生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证明能力,能够促使学生严格控制过程,实现实时数据,充分理解历史背景,从而树立相应的态度。高中阶段,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并且比较客观现实,站在历史的教学进行事件的分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促使学生明确历史具备的价值与意义。
二、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与价值观逐渐完善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与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带偏,并且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下社会对于历史价值观倡导的是立德树人,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充分理解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更加正确的三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学生树立高尚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对现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综合分析情况来看,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在教学知识中注入相应的情感,促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历史具备的魅力,与蕴含的内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学生逐渐积累历史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例如:以“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认识列强侵华的本质意图,以及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等。对于这一课教学,教师可以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为议题,在课堂之中列出多种西方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还要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和事件等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让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并且历史教学内容,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此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史料,以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用历史思维看待问题。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爱国意识。并通过一些不平等条约,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现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展的教学课堂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并且没有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可想而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教学互动,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积极分析与思考相关历史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结合相关知识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以此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对于一些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这些历史现实意义,充分让学生认识到相关知识的内涵,以此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以“辛亥革命”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让学生应用多元史观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国的全过程。在辛亥革命前,中国共计签了500个不平等条约,仅8次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辛亥革命前的清王朝对中国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大标题和四个子标题,让学生分析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促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为原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展开不同的角度思考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与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关教学知识,渗透相应的思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启发学生历史思维。
参考文献:
[1]高文升.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12.
[2]于兴敏,张晓梅,陈佳欣.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21):172-173.
[3]张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