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毛晓敏
[导读] 在实践教学中,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毛晓敏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中学   浙江省浦江县   322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发展,当前的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初中的班主任,在管理好班级事务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强化策略
        前言
        初中教育是学生时代的重要教育时期。在传统的教学中,班主任主要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心理发育,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升,自主意识增强,对于家长和班主任的枯燥说教,心理上表现很抵触,表现出来很大的不耐烦,甚至是排斥和反感。针对学生的这种表现,初中班主任要积极转变教育思路,注重教学策略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切实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价值
         在我国的初中教育中,各地区一般都开设了德育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认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教师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尝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少部分的初中班主任不能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以致于自己的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制约了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的小学阶段,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德育教育课程,学生们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德育基础。进入到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增长了,思想认知能力也提高了,自我意识更强了,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新奇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很容易被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所影响,从而误入歧途,从而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注重班主任要增强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积极准变教育观念,探索和寻找高效的教学策略,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保障学生健康的成长,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做好学生的德育榜样
    在初中教育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每个班级的班主任。班主任管理着班级内的各种事物,和学生打交道的时候比较多,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素质和素养的提高,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一,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认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自我意识也增强了,他们不希望家长和老师再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来看待,希望教师和家长能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强调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威,教师负责发号施令,学生必须依照教师的指令执行。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造成彼此之间对对方想法的不理解和不认同,教师更多的是命令学生接受自己的安排。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班主任一定要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学会做学生的朋友,放下身段深入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才能够深刻的理解学生的想法,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学生基础。其二,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养,努力改掉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努力成为一个和蔼、积极、阳光、宽容的老师,不仅用教书来影响学生,也要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为德育教育发挥榜样的作用。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当中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口授,对学生耳提面命式的的说教,不仅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而且说教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倡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增强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合到实践活动当中,既能激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又能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院看望孤儿,学会关爱他人,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革命博物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将德育教育融合进来,比如,教师设定周会的主题为“假如我失去光明”,让几位学生扮演盲认被蒙起双眼,其他学生指挥他们进行一些室内的活动,轮流来体验盲人的生活,然后学生进行课尾的总结,发表自己做为盲人体验和感想,盲人或者是其他的残疾人生活不易,教师要号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残疾人,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要积极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活动当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可以让学生感悟深刻,对提升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德育教育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当造成的。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认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创新德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其一,将德育教学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将两者进行教学融合,其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知识,比如语文科目,其中包含很多的德育内容,如果将其与德育相联系,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将德育教育融合到生活当中,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适当的教育,同样对于打架的问题,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一定不能盲目的开展,而要针对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旻.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90.
        [2]苏美满.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