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能
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浙江省温州市,325804
摘要:学校党组织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引领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优先工作,学校德育指导思想及各项德育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依托校党组织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并让党组织活动有效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中,让学校德育工作方向更加精准,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性,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所思考的一种办学行为。
关键词:党组织 党组织活动 德育工作 立德树人
学校党组织作为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决策核心,对学校的办学行为有着一种“政治把关”的作用,党组织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当前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党组织存在“脱钩”现象,学校党组织活动如何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时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理念陈旧
一所学校的德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育人效果。当前,相当部分学校的德育理念确是老生常谈、比较陈旧,如:某所学校发展了几十年了,他的德育理念还是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观念,没有有效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去思考和更新,导致学校的办学效果和育人效果被限制,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很好地培养。
2.德育阵地匮乏
德育阵地包括校外德育阵地和校内德育阵地,丰富的德育阵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实践活动。目前,规模较大学校的德育阵地主要以少先队活动阵地为主,校内实践阵地为辅,可以勉强满足学生德育活动。而校外德育阵地如红色教育阵地却没有固定场所,学生们的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只有随机性,没有延续性,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学校的少先队活动阵地和校内实践阵地存在弱化和缺失的现象,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得不到满足。
3.德育教研不够
德育教研同教学教研,如德育课题研究、德育论文撰写、班会公开课等都属于德育教研的部分,对一所学生的德育工作有着一种寻思把脉的作用。目前,学校重教学教研轻德育教研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对德育课题研究和德育论文撰写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德育教研活动的开展缺少校级平台展示,真正的德育研究活动没有开展起来。
4.德育队伍不优
一所学校的德育队伍包括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德育导师,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直接引路人,德育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受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坏。当前,相当部分学校的德育队伍参差不齐,甚至有极个别老师为了职称评聘去担任班主任或德育导师,没有真正用心去做德育工作。另外,部分党员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工作的主动性不足,他们的优越性和示范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导致德育队伍的培养时而存在停滞不前的现象。
5.德育教育不实
学校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思政教育、安全教育、体艺卫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而思政教育作为学校当前德育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大部分学校已经安排思政教育专题课,并对孩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教育,让孩子们可以在校园学习中做到与实事接轨,但部分学校的思政教育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做实工作,思政教育没有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学校党组织活动的优越性,使之与学校德育各项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升“立德树人”工作实效性。
1.以党组织学习活动为抓手,深入更新德育工作理念。
当前,相当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理念与学校工作理念相脱节,导致学校工作理念与德育工作理念形成了“两条路子”,没有形成合力发展。学校通过党组织学习活动,可以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研究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如在新时代,党组织学习活动可以专题研究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党组织活动将先进理念渗透到党员教师中去,再由党员教师辐射到全体教师,通过这样以面带面的方式,让全校教师能深入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理念,可以促进工作开展的一致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以党组织活动阵地为依托,深入拓宽德育活动阵地。
学校党组织活动阵地主要以红色阵地为主,在校内包括党员活动阵地和党建长廊等场所,在校外则是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体现。学校德育工作可以以党组织活动阵地为依托,拓宽德育活动阵地,适时开展各类活动,如在各大节日、主题或纪念日,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党组织活动阵地,了解党史和革命先烈事迹。学校也可以结合本土实际,开辟固定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如某所学校所在地周边有省级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就可以整合本土教育资源,不定期组织学生赴固定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活动。
3.以党组织固定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德育活动特色。
随着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项工作的推进,学校党组织固定活动丰富、充实,如各类志愿服务、慰问、红色星期天等固定活动。学校德育活动可以与党组织固定活动相接轨,形成特色,组织全体教师、学生参与相应的活动,如党组织开展“垃圾革命”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组织少先队员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礼让斑马线”志愿服务中,可以组织少先队队员担任小小劝导员,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党带队的活动模式,让学校的德育活动更具特色。
4.以党组织课题研究为指导,深入创新德育教研模式。
党组织课题研究可以提升党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通过党组织课题研究、党建论文撰写更是可以丰富党组织学习活动内容。学校德育教研可以与党组织各类课题研究进行整合,创新教研模式,可以命名为红色德育教研活动,如德育论文撰写与德育课题研究可以以党建课题研究为理论指导,抓住党建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契合点去撰写或研究;德育讲座或德育公开课可以是结合建党节、清明缅怀先烈、“国庆”等主题去开展,通过红色德育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的德育模式有了一种新途径。
5.以党组织先锋党员为模范,深入培养德育优秀队伍。
学校党组织先锋党员评比活动对调动党员教师工作积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德育队伍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几乎所有老师都担任着学生的德育导师,因此队伍中的先锋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学校正好可以结合先锋党员评比活动这一平台,去“寻找”优秀党员教师,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及优秀育人经验,授予他们“先锋奖牌”或“先锋岗”荣誉称号,让他们在全体教师队伍中起表率作用,从而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让学校德育队伍真正优秀起来。
6.以党组织专题教育为引领,深入开展德育思政教育。
党组织专题教育作为学校党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引领师生的思想动态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校内,党组织专题教育主要分为专题党课、专题讲座、专题视频等形式,覆盖面广,教育效果好。学校思政教育需要在党组织专题研究部署下开展,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开展分年段、分批次、分形式进行教育。如某所小学开展党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对于中低年段的学生,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故事讲座的形式开展教育,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对于高年段的孩子,可以是年轻党员教师上互动党课的形式开展,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教学,加深教育的层次性。
在学校工作中,要大力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使其政治核心地位得以体现,将党组织活动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进行有效整合,让党组织活动贯穿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的始终,从而构建德育工作的系统体系,让德育工作在党组织的关怀下焕发新的光芒,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东良.谈党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 (7).
[2] 赵国章.学习、参与、凝聚、保证一一谈校长负责制与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