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树桥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中学 511365
摘要:中学期间,学生们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都还没有发展健全。因此,教师应当作为一名“介入者”,引导学生们向着有道德,有能力,能承压的方向发展。所谓德育工作,就是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无意识的向学生们传输道德知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有烦恼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由此,老师引导着学生向好向上发展,让学生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学校生活。因此,本篇文章重点探究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
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道德修养是每一个人的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学校生活中,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不仅是优秀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对于班里的社交也可以应对的游刃有余。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最基本能力,没有道德修养是很难步入社会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承压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轻松应对因某次成绩不理想而导致的挫败。步入如社会后,才能在面对巨大压力时面不改色,稳如泰山。由此可见,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1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何出此言,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做人做事最基本素质。如果缺乏这两种素质,无论是在学校生活还是闯荡社会都会处处碰壁,不能做到最好的自己。如果是在校园,这两种基本能力尚不健全,还有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监督,上课继续发展完善。如若步入社会,这两种基本素质依旧欠缺,自己人生的道路将常常面临坎坷。因此,下文便对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进行详细分析。这两种基本素质究竟对同学们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1.1德育工作?
教师对同学们进行德育工作,这不仅是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是教师对同学们的负责。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先天都是善良的,可能后天的环境对孩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同学们继续保持善良的本性,老师要无时无刻向同学们进行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并不是光明正大的开一节课然后进行理论知识的传输。而是在学校生活中,老师抓住每一个细节,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影响学生的行为。如若开设课堂进行理论知识的,学生还有可能听不进去,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种形式的德育工作收效胜微,不做也罢。
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就问,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认真分析自己的考试试卷,不徇私舞弊,不自欺欺人。在生活中,有道德修养是令人尊敬的,做人做事都会受到善待。由此可见,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1.2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学时期,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尚未发育成熟,对于突发事件以及困难的事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不对劲,老师应积极主动和学生交谈,让学生释放压力,健康快乐的成长。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经历心理压力后被老师疏解,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能够在面对压力时从容面对,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从容不迫,这便是老师的终极目标,也是老师对学生的期盼。
2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途径
2.1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时渗透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有些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很差,面对很小的困难,承担很小的压力都有可能随时崩溃。这些人往往都很偏激,甚至有可能产生性格扭曲,对于自己和他人都十分危险。究其原因,这部分人不仅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其自身的道德素质也令人堪忧。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我们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在其他人面前释放。而这类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他人为发泄的对象,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种人的素质修养着实令人堪忧。因此,老师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学生身上。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对部分人进行心理健康进行疏导时渗透道德的修养。老师应积极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以推测学生的心理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主动找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以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情绪失控的局面在所难免,因此老师尽可能将学生情绪失控的情绪扼杀在萌芽之中。并向学生渗透一定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疏导的同时,也能守到道德修养的滋润。这便是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效果。
2.2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向学生普及道德知识,在这其中也夹杂着心理健康的些许问题。让同学们在培养道德修养的同时,心理素质显得日益强大起来。单单从一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是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的,需要德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融合在一起。老师可以通过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两方面的影响,已达到学生向好向上发展。
结语:
中学时期,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正在快速发展。老师充当一个“介入”角色,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对学生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和学生都应非常重视这两方面的培养。
?
参考文献:
[1]张玉春.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教育观察,2018,7(10):131-132.
[2]王欣强.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华夏教师,2018(16):13-14.
[3]胡玲琴.中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