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 金秋芳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普及,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逐渐成为家长和教育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事情之一,本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方向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金秋芳
        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彩虹庄小学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普及,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逐渐成为家长和教育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事情之一,本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方向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加强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小学生;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各行各业都进行着快速的发展,这种飞速的发展是有两面性的,一面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进步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也就是由于社会发展太快而导致人类精神压力过大,当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社会以及家长还有教育部门的关注。
        一、增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欢愉程度,帮助小学生舒缓压力,不仅起到了增强体魄的作用,同时还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养成阳光开朗的性格。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通常是由多人一起参加的,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通常会以组成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任务的完成,所以增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间相互扶持、相互配合的精神,让学生在团体中相互磨合,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而集体意识在当今的社会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意识。大部分的体育活动是由多人参与、具有竞争行为的,所以良性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健康体质,还可以提升运动技巧能力、刺激学生智力发育、锻炼学生意志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体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习惯。在进行体育课的团体活动时,如果想要取胜,就必须要及时地组建团体,与团体成员相互配合、培养默契,用团体的力量打败对手。
        譬如,在进行“两人三足”的游戏中,这种团体活动是不能靠个人力量取胜的,尤其是小学体力发育尚不完善的阶段,个人力量是不足以承担另一个人的重量的,所以要求个人的身体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同时还要有团体协作的精神,与队友间相互磨合、依靠团队之间产生的默契来取得胜利,打败对手。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还能刺激学生竞争意识的养成,为了取得到胜利而进行努力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还锻炼了学生不怕输的意志力,所以增强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是极大的。以往的思想觉得体育锻炼知识强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甚至有些人认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就是玩而已,但是真正的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研究人类身体活动和精神关联的专家曾经表明过,一个拥有健康体魄、身体素质高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的风险几率要低很多,所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对小学生的影响就是极大的。
        二、增强体育锻炼可以提升学生意志力的强韧性
        增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受挫的时候不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做事方法或者看待事物的角度需要调整一下,或者找到事情的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形成这种思维模式,对将来学生处理事情有极大的帮助。让孩子产生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形成能力。

自信心是学生在进行了自我肯定后产生的心理,通常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做事积极向上,敢于向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努力奋斗,做事不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当事情失败或导致不良后果时敢于大胆承认错误,及时对事情进行总结,再接再厉。而这种行为一直被认为设计人类应有的良好品格,教师也一直在对学生进行这种品格的培养。
        譬如,在进行“接力棒短跑”的活动中,学生会分为几个队伍进行接力棒的短跑传递,这项活动是较为简单的,所以会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这种体育活动通常会设置排名,学生在通过紧张激烈的体育活动后,排名靠前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排名靠后的学生能够增加承受挫折的意志力,失败并不意味着什么,总结经验下次加油,这种心理的提升是极其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的。通常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为学生挑选较为容易完成的活动,并且在活动结束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同时还可以教育学生正确的体育知识、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极大地体验愉悦感,成就感,更利于自信心的养成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
        三、增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意志力
        增加锻炼的频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形体,还有助于学生自我人格的养成、提升自我意志力。因为许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情况相对来说都比较好,孩子从小就什么都不缺,家长可以为孩子考虑得面面俱到,所以普遍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达到的目标不懂得去努力争取,通常所呈现的状态就是在追寻自己的目标时表现得唯唯诺诺、自律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未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等。
        譬如,在体育活动中的“跳山羊”中,学生想要完成项目就要进行起跳、还有可能在翻跃的过程中造成受伤,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知识,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还有拥有克服自己畏惧的心理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自信心,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在学生能够完成的事情范围内。学生只要奔着自己想要的目标进行自我肯定,并朝着目标努力奋进,就会加大成功的几率。对于目标不明确、不具备自制力的学生来说,拥有这种人生态度对学生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是毫无益处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得到证实,许多明星、演员、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以及身边的朋友亲人等,都是具备一定的自律性、自信心、自主学习等良好的能力,才会达到在自我领域的优秀程度;而那些意志力较差的人在自我领域所呈现的状态多是懒散、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他们不能够通过自己的意志力进行自我行为的规划和管制,就导致在自己领域内呈现可有可无的状态。所以综上所述,增强体育锻炼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只有在拥有了意志力才能产生自制能力,帮助自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结束语:从本文的观点可以得出结论,想要增强孩子各方面的积极心理,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三观以及心态,增强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增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才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身心水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课兴趣的培养[J].王成宝.才智.2016(19)
        [2]安全的,才是高效的——浅谈如何消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隐患[J].沙丽丽.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7(10)
        [3]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J].蔡明荣.西部素质教育.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