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柱波
惠州市惠阳区市政和代建事物中心 广东省惠州市 516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建筑工程涉及的内容和种类繁多,譬如说工程建设成本和工程结算等等,如何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策略
引言:建筑行业是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随着信息网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建筑企业对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在加强。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模式展开研究和分析,明确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不断增强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统筹工程参与方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往往需要涉及到众多的工程参与方,譬如说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等,如果在这些环节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开展进度,并且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对其中的原因展开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施工参与方自身的规模和流程存在差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协作精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作用。
(二)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落实相关的标准规范,部分企业的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对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工作实践中未能采取有效地措施展开信息互动,从而导致市面上存在多种网络软件。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其展开有效地引导,从而导致市面上的信息化软件良莠不齐,这些都会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1]。
(三)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人才缺乏的现象,我国目前信息化管理人才在人员数量上仍然存在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在数量和结构上也存在不足,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也有待提升。并且在建筑管理领域缺乏完善的创新体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际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少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增强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不断增强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信息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强化信息化意识,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落实信息化管理方案。因此需要建设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确保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在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发挥出带头作用,在建筑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氛围,逐步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在建筑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使命,并和其他人员一起相互监督,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2]。工程参与单位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并完成施工方案的编写,除了控制施工进度外,还要借助信息化管理来节约施工成本,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并在施工环节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有效地工程管理,帮助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的信息,实现施工信息的共享,不断强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
(二)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施工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责任机制,将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管理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关的责任人,避免出现人员互相推诿的现象。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和主动性,并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3]。因此,建筑企业在展开信息化管理时,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工程建筑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全面系统的开展工作,需要强化对于专业人才的培育,使得管理人员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重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道德,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能够细心负责,将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和专业化[4]。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的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科学的管理方式需要展开有效地记录,对于施工管理中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强化。与此同时,建筑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思想,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岗位适应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才能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施工管理中去,结合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
(四)对资源展开有效地整合,对施工组织模式展开优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企业体制改革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说,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样有利于提升工作对接的效率,并结合最终的诊断结果明确企业的发展方针,对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展开优化,这也是现阶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不论是管理部门还是管理层,不同的城市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权力层级,并且这些职能部门都是处于独立的状态[5]。从工程项目的角度来说,工程管理往往涉及到众多的内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打造完善的信息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展开创新和优化,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并在技术层面不断展开创新和优化。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并对管理理念展开针对性的创新,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帮助,不断拓宽现有的信息渠道,帮助企业更加全面的收集市场信息,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想提升质量和效率,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出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重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育,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并对此展开研究分析,制定出有效地解决方案,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增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倪昊.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42-43.
[2]来雪.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142.
[3]郑祥.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9):36-37.
[4]王文娟.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65.
[5]孙谷雨,钱晓.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明日风尚,2018(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