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9期   作者:闫雪蕾
[导读] 由于人们在生活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闫雪蕾  
        山东华材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人们在生活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时,一定要非常严谨。基于此,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结构检测;分析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日渐提升,在这种快节奏的发展进程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实质效果逐渐弱化,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率上,无法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深入挖掘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科学完善的解决对策并将其落实,对优化建筑主体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特点
        (1)合法性,为保证建筑的质量、保障人们的使用安全,国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予以明确要求,实践工作应严格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以确保检测工作准确、规范地进行。这些特点无疑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了又一层屏障,合法合规性得以体现。(2)独特性,建筑工程区别于其它工程建设,无论是在规模、性能方面,还是在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结果,仅能反映该项工程的建筑工程质量情况,这也是检测工作独特性的实际体现。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问题
        2.1缺乏可靠的技术指导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效果是否良好,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将检测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其施工流程比较复杂,对质量的要求极为严苛,并且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通过调查和分析以往的工作情况,发现一些质检单位会在发现问题之后勒令整改并提出批评,但并未提供给施工单位一个明确的整改思路和整改办法,导致工程整体建设效率大大降低,若调整方式不正确,极有可能会导致主体结构产生更大的动荡,引发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2.2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质量检测标准,才能确保实践工作顺利且高效地落实。但目前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工作制度缺失,这种现象急需引起行业人士的重视。工作制度的建设缺乏力度,难以为检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导致检测工作形式化、检测流程不规范、质量管控意识淡薄,甚至会致使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不良的思想作风,非但不会降低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更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虽然国家对于这项工作已经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整体建设尚不成熟,在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仍需完善,如内容缺乏连贯性、变动范围较大、技术标准更新不及时等等,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检工作的高效开展。
3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
        3.1砌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对于砌体结构的强度检测,可以采用直接测试法和间接测试法,其中直接测试法的常用方法为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直接测试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间接测试法则通常选取回弹法、推出法、射钉法,测试获悉砂浆和砌筑块材的强度。以回弹法测定砌体中蒸压灰砂砖的抗压强度为例,可以通过弹簧驱动弹击锤弹击试样表面产生的瞬时弹性形变力,指示出回弹距离,以回弹值测定获悉试样的抗压强度。

此外,可以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蒸压灰砂砖的模拟分析,对其施加不同竖向荷载,获悉不同竖向荷载条件下的蒸压灰砂砖的应力和应变云图,精准检测出砌体中蒸压灰砂砖的强度值。采用非破损检测法和局部破损检测法,检测获悉构件的损伤程度,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检测目的、设备和环境条件等要求,使之与现行国家标准相一致。
        3.2建筑工程主体的尺寸的检测
        在面对要检测的混凝土结构时,一般要把检测的方向确定为混凝土构件的外观检测,例如对裂缝、脱皮、露筋等制定出具体的检测方式。可以通过用目测的方法或是用尺子量的方法进行检测,要做到测量的数据绝对的准确。而建筑工程主体的垂直角度是否规范,外观是否平整,轴线的尺寸以及建筑主体的标高等方面。整体工程竣工后再观测一次,从而达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垂直度的观测中,要在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后测一次,装饰工程完成后测一次,尺寸的检测手段和它的偏差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具体确定,只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发现构件受损的情况,一定要针对受损的部分进行具体测量,并且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相关报告中将受损的部分数据表明出来,以此为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的证据。
        3.3科学运用检测技术
        (1)抗压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的基础结构,是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混凝土抗压检测主要利用回弹法、钻芯法来开展。在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混凝土表层的硬度越高,回弹高度就会越高,根据两者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对强度进行测试,通过规范操作回弹仪实现对混凝土强度系数的精准把控。对于取芯法的运用,则需依靠岩心钻探设备选取样本,根据所选样本的材质、规格、压实度、强度等,对芯样的各项功能参数展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取芯法是一种有损检测法,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实际使用中应慎重。(2)钢筋检测。钢筋的数量、质量、分布、粘结方式等,是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在钢筋混凝土浇筑期间,除了需要做好钢筋入场前的质量抽查,还需要对钢筋的种类、直径等指标进行核实,确保其能满足施工设计标准。此外,应对钢筋结构的位置分布、变形情况进行检测,若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进行调整。(3)砂浆检测。在建筑砌体结构的质量检测阶段,回弹法、贯入法、超声波法是几种常见的技术手段。以超声波回弹法为例,根据声波与待测主体之间的传输速度,对传输时间进行计算,根据传输时间判断砌筑砂浆表面的硬度,更好地把控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激烈市场竞争形势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完善质量检测工作管理制度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相关企业应将这项工作快速落实,为开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工作制度、检测标准等的设计和制定,应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工作方式、检测技术等,及时更新有关制度上的内容,确保其能为实践工作提供便利,切实符合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质量检测工作顺利、规范的开展。此外,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根据建筑行业当下的发展特征、检测工作情况以及技术建设水平,对相关要求予以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优化,为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结束语
        为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其质量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明确质量检测内容、规划检测流程、选择合理的检测手段开展实践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55.
[2]杜玉华.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地产,2019(17):145.
[3]刘赣钦.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9(08):27+29.
[4]李阳.探析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J].城市建筑,2019,16(24):128-129.
[5]赵民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门窗,2019(16):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